Reviews & Articles
皇都戲院:所餘無幾的歷史光輝
Oscar Hing-kay HO
at 12:43pm on 21st April 2017
圖片: 皇都戲院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is about the exhibition 'Celebrating State Theatre' at JCCAC L0 Gallery.)
越對香港文化史作研究,越發覺香港這既是亞洲中心也是中國邊緣的城市,其百流交匯所滋生的豐盛文化,實令人驚喜且目眩。大家可知道,音樂大師如班傑明·布瑞頓 Benjamin Britten及Isaac Stern挨索.史頓,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已在香港演出,而演出的地點,正是備受清拆威脅的北角皇都戲院。
有感於戰後香港欠缺藝術表演場地,1921年遷居香港的俄裔猶太人歐德禮 Harry Odell於1952年在當時摩登繁華、有「小上海」之稱的北角,蓋建璇宮戲院(後改稱皇都戲院),請來世界頂尖音樂人演出。除國際大師外,香港管弦樂團的前身中英管弦樂團便在此作首次登場。著名歌唱家費明儀的首個大型演場會,也是在璇宮戲院演出。費明儀念念不忘當年於璇宮表演的情景,臨終前三天還在說:「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再次在璇宮戲院舞台上演唱,即使牙齒都掉光了我也會去。」 (2017年1月10日《南華早報》作者:周光蓁)
早在1962年大會堂興建前,已有人私下出錢出力推動精緻藝術,實匪夷所思。雖然最後也因經濟原因轉手,但這段卓越日子,已為香港文化史寫上燦爛一頁。璇宮改名皇都後,漸多轉向播放電影,也見證了香港電影秉承上海而在亞洲深具影響的國語片浪潮,以至後來新一代粵語港產片的出現,由李小龍、許氏兄弟和功夫片等經典作品,均在這裡作首輪放映,標誌著的本土文化燦爛的另一新浪潮。即使以放映電影為主,皇都戲院仍不時有表演藝術演出。最惹人注目的,是後來移居香港的歌后鄧麗君,她因在港的首次演出,就是於1970年隨台灣凱聲綜藝團來港在皇都戲院舉行。
研究香港文化史時,過去時常覺得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個含糊、正在尋求文化定位的年代。最近因為跟進學生籌辦《皇都慶典》展覽,才發現五十年代的香港毫不簡單。如果說六十年代是西方流行文化衝擊本土土生一代的時刻,那麼五十年代是上海現代文化與本土文化對沖的年代。被國際歷史建築保育組織Docomomo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獨有的皇都戲院建築,正好反映五十年代國際風格的現代建築潮流,因上海移民帶來的文化沖擊而在港急速發展。
經過本地保育團體的連番努力,透過各樣研究去實證皇都在歷史、文化和建築設計的價值後,今年初皇都戲院終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物。但被確認後馬上出現令人擔心情況,在三月評定為一級後,四月大地產財團匆匆展開收購戲院內商場的物業(《蘋果日報》 4月13日財經版),速度之快,令人懷疑有叵測居心。由於即使是一級歷史建築物,業主仍有權拆毀該建築物。在唯利是圖不顧一切的地產強權思維下,港人的重要歷史文化回憶,好像不值一哂。關心悍衛已所餘無幾的本土文化遺產的公眾,必須緊咬皇都戲院不放,特別是當我們要面對的,是為了金錢什麼事情也可幹的人。
《皇都慶典》展覽,2017年4月21至23日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地庫畫廊展出。
原文刊於《立場新聞》2017年4月18日
This review was first published in Stand News, 18 April 201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