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 Articles
客觀的編排?
Oscar Hing-kay HO
at 11:52am on 16th August 2012
圖片說明Caption:
1.&2.《羅伯特.卡帕攝影回顧展》開幕酒會, 1989, 香港藝術中心。
The opening of the exhibition Robert Capa: A retrospective 1932-1954, 1989, Hong Kong Arts Centre.
(This article entitled Objective Displa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有些人認為策展人的角色,是要客觀地把藝術工作者的創作原貌盡量帶出來。理論上,策展人確實應該是個客觀、誠實的中介者。不過,在策展人明星化的高度自我膨脹的今天,把藝術工作者的作品任意把玩,甚至統統變為策展人個人表演場的背景這情況,已是司空見慣。策展人這種把自已視為最終創作者,而其他人的創作則可以肆意扭曲的態度當然令人反感,但客觀地呈現藝術品的原來面貌,又是否真的可以實行呢?這個問題在我的職業生涯裡,很早便找到了答案。答案是,不可行的。
1988年剛上任香港藝術中心展覽總監後不久,便接手一個大型海外展覽《羅伯特.卡帕攝影回顧展》,展出著名新聞攝影工作者羅伯特.卡帕 (Robert Capa) 的一生重要作品。一般國際巡迴展覽,都會列出展品的鋪排次序,但這個展覽只是根據年份把展品分成不同組別,然後交由當地的展出機構根據本地展場的空間和規格,按年份次序自行安排。
近百件的展品,分成幾個組別,其中一組別是卡柏於三十年代在中國拍攝的照片。組合中有三幅同時期的照片,應該是在同一空間中展出:一幅是穿上整齊軍服在閒坐的蔣介石、另一是穿上解放裝的年青毛澤東,還有一幅是一個婦人,坐在盡被破毀家園前低頭痛哭。當我開始安排擺放這些照片時,問題便出現:究竟如何編排才最適當?可以是先有蔣介石,然後痛苦人民,最後出現毛澤東;也可以是先有蔣介石,跟著出現對手毛澤東,然後就導致痛苦的人民。同樣的作品,兩個的編排帶出完全不同的演繹,究竟如何取捨?這時候就發現了簡單的作品編排,可以有多大的影響力。最後我選擇了第三樣安排,首先擺放的是痛苦人民,然後蔣介石,最後毛澤東。當年國民政府的腐敗,當然是造成人民痛苦的重要原因,但中國的封建和百年積弱,早在國民黨前已重重積累。而殘破貧窮的平民照之後,緊接的是衣冠楚楚的蔣介石,製造點鮮明的對照,而最後還有毛澤東的出現。這樣地述說了三、四十年代的那段國共之戰的歷史,我覺得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偏頗,雖然這還是個很個人的演繹決定。
一般來說觀眾是根據展品的安排次序順序來觀看展覽的,編排展品就像剪輯電影一樣,絕對可以影響觀眾對展品和參展者的理解。即使是人家早已安排好從他處運來的展覽,帶到本地後仍可以被重重染色。自行策劃的展覽,策展人的足跡更加俯拾皆是。撇開策展人導言、展覽論述等文字不談,選擇什麼作品作海報,什麼作品放在展場主要位置,以至展品的鋪排次序,均可嚴重影響觀者對創作者和展品的理解。
根本就沒有完全客觀的編排這東西,卡柏那三幅照片的編排,已努力根據卡柏的照片、生平來考慮,也嘗試想像如果由他自已編排,他是會採用什麼次序。不過說穿了,最後我選用這個貌似客觀的編排態度,其實也是個很個人的決定,深受我個人的背景、訓練,以至喜好取捨所影響。
如果現實是根本沒有客觀地展視示藝術品的可能性,是否便表示要乾脆地放棄了追求客觀展示的幻想,接受無可避免的主觀演繹?這是個演繹學上常出現的問題。
什麼是最好的鋪排方法絕對是個演繹的問題,但沒有絕對的答案。我仍相信策展人應盡量了解和展出者的創作原意和作品的神髓,透過就適當的展覽編排方法把它呈現出來,但也正因為無論如何,自已無可避免地會為藝術品加以染色,因此必須要不斷的自行反思提點,以免展覽變成策展人的個人表演。更重要的是觀眾要採取批判的態度來看展覽,因為眼前所見的,已是經過重重染色的一個多層演繹。緊記:不要盡信策展人交給你的東西。
原文刊於《當代藝術新聞》2010年12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