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 Articles
居港法國人的大小歷史事件
Gerard HENRY
at 10:44pm on 11th January 2013
All images courtesy of Alliance Française de Hong Kong.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French and is a review of the book Hong Kong, French Connexions - From the 19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大家知否,首位來香港的法國藝術家是1838年到來的畫家博爾傑 (Auguste Borget)?他的作品至今仍可在香港和澳門的博物館中看到,又知否是法國建築師Hermitte於1861年贏得了香港首座大會堂的建築設計比賽的?還有,知否是法國醫學研究員耶爾辛 (Alexandre Yersin) 於1894年在香港堅尼地城分離出鼠疫桿菌;是共產國際派遣法國革命家兼間諜 Bruno Crémet 假扮成一個名叫何智明的越共借支持足球運動為名,在九龍的一個足球場成立一個越共組織;又或者,是法國人Charles Ricou 於1920年為第一條以水上飛機連接香港-澳門的空中航線主持開幕禮,水上飛機是在港島南面淺水灣的海灘上著陸的?
《Hong Kong, Présences françaises》是一本圖文並茂的巨著,內容詳盡地介紹了自英國殖民時代初期至今日,法國人在香港的大小歷史事跡。這本書的出版是為慶祝香港駐港總領事館成立150週年誌慶。但它絕對不是一本沉悶無聊的紀念冊,而是一本有關各種引人入勝的人生歷程的著作,當中包括一些使人意想不到,很多更是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是一本集體著作,是一個小團隊經過多年努力的成果,這小團隊的成員包括學者、作家和歷史學家。他們在香港、亞洲以及法國搜集了一些自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開始曾在香港生活或定居的法國人的資料。
這亦是法國人在香港歷史中的一段歷史,書中按年代將這段歷史劃分為幾個階段:直至1860年;由1860年起到世紀交替的年代:1900年到1941年;1941年到1945年;1945年到1980年;1980年到今日。而每一個階段都有幾個相同的大題目:政治、商業、宗教、海軍、社群、旅遊、科學、文化、航空。
克洛岱爾、謝閣蘭、高克多、莫朗或馬爾羅的香港之旅
香港人可以在書中找到部份於二十世紀初成立的書院之歷史,例如由沙爾德女修會創辦的聖保羅書院,聖約瑟書院,或1930年創辦的喇沙書院。我們也可以在書中重溯巴黎外方傳教會的歷史痕跡,他們的財務管理處便是位於中環的一座舊紅磚建築物,即現在終審法院的所在地。巴黎外方傳教會的傳教士在薄扶林興建了伯大尼療養院和一間新哥德式教堂(現為香港電影學院),而旁邊的納匝肋印書館是亞洲最大型的印書館,專門印刷字典、聖經、小說和其他不同文字的著作。
書中還記錄了不少記者或作家在這150年間到訪香港的小品文。保羅.克洛岱爾 (Paul Claudel) 並沒有到香港上任香港駐港總領事的職位,為了愛情,他寧願留在中國大陸,然而,他以一首題為《香港》的詩作為他的詩集《認識東方》(Connaissance de l’Est) 作序。域多.謝閣蘭 (Victor Segalen)於1909年5月25日半夜抵達香港,他寫了一封精彩的信給他妻子:「香港是燦爛的。這是中國的第一個印象,因為那些線條素潔優雅,點綴着一叢叢綠色灌木叢的高山⋯⋯,這些,都是中國的土地,雖然被英國佔領了⋯⋯」
保羅.莫朗 (Paul Morand),當他1925年在香港作短暫停留時就沒有那麼興奮了,原因是他看到的香港正因為罷工和勞資糾紛而港口被封鎖。在伽里瑪替他出版的小品文《Rien que la ter re》中他這樣寫道:「香港正在生銹」。1926年,為了他的遊記《Indochine》,安德烈.馬爾羅 (André Malraux) 來港到納匝肋印書館希望取得一些印刷用的中文排版字粒。記者和著名的通訊員 Marc Chadourne 及 Andrée Viollis 在三十年代以出色的手法對香港社會作出了較詳盡的描寫。至於上尚.高克多 (Jean Cocteau),他於1936年5月9日晚上八時到港。他嘗試重溯法國作家凡爾納 (Jules Vernes)的小說《八十日環遊世界》中主人翁 Phileas Fogg 的旅程。在他的眼中,香港只不過是一齣巨型的歌劇。稍後,於1957年,Joseph Kessel 出版了一本精美,題為《香港和澳門》的書。書中的其中一張照片是從背後拍攝Kessel走在五十年代初期的香港街道上。
這本書其實是一群富冒險精神的人和一些使人意想不到的個人經歷的寫照。它像一本小說般引人入勝,因為不管這些人是企業家、銀行家、作家,甚至間諜、盜賊或妓女,他們的命運往往都不是典型的。書中還介紹了一些文化機構的歷史,如1953年成立的香港法國文化協會,或是香港法國國際學校。書中也有講述文化方面的,特別是法國電影對香港的影響,介紹了一些使人津津樂道的交流,如香港女影評人陸離與法國電影導演杜魯福之間的友誼,或是一些在香港拍攝的法國電影和一些著名影星如尚保羅貝蒙多在港的趣聞軼事,又或是 Les Charlots 樂隊來港拍片。這無可置疑是一段法國歷史,但亦絕對是香港的歷史,因為當中有不少香港人的寫照,他們在商業或文化領域上與法國人有着緊密的關係。還必須補充的是這著作的編輯工作非常出色,書中包括了不少重新獲得或從未公開過的圖像文件。
《Hong Kong, Présences françaises》從一個時代到另一個時代一直到我們今天,跨越了兩次世界大戰,介紹了六十年代的摩登改革,八十年代法國社群在香港的迅速發展,法國商業機構及法國文化節目如法國電影節、雜誌《東西譚》及法國五月藝術節都為香港歷史作出貢獻。
(Chinese Translation中文翻譯: Eva Chiu招楚冰)
本文原刊於《東西譚》2012年9-10月。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Paroles No.234, Sep/Oct 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