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ews & Articles
依法依法,依誰的法?
Oscar Hing-kay HO
at 12:52pm on 21st August 2017
圖片說明Caption:
古斯塔夫·庫爾貝,畫家的工作室 (局部), 1855 年,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Gustave Courbet, The Painter's Studio (detail), 1855, Musée d'Orsay, Paris
(編按: 十九世紀法國沙龍藝術展一直受建制派藝術學院所操控,甄選委員會思想保守,往往排斥非我族類。一八五五年,畫家庫爾培挑戰沙龍這權威建制,在巴黎舉辦萬國博覽會場外,舉辦「寫實主義」展覽館,展出四十件個人創作抗衡沙龍。二十呎長的巨作《畫家的工作室》,畫家庫爾貝坐在中間,身旁是裸體模特兒,還有一小孩純真地注視著畫家的手,代表無邪的眼睛,畫面的右邊,聚集了一群支持畫家的藝術家、音樂家、作家、社會哲學家等知識份子,而在左邊則集社會各個階層,有商人、牧師和乞丐,表現法國社會的縮影。
庫爾貝 (1955) 明確地說:「我只想從傳統的全面知識中,汲取適於自己個性的部份,並建立起理性而獨立的意識。而我認為:求知便是為了實踐。」
“I simply wanted to draw forth, from a complete acquaintance with tradition, the reasoned and independent consciousness of my own individuality.” - Gustave Courbet, 1855)
(This article entitled “According to the law, but according to whose law?”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畢加索和印象派大師莫奈作品來港拍賣,未到步已引起哄動。十九世紀中葉以後,法國藝術光芒四射,寫實主義、印象派、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霸佔現代藝術史不少篇幅,至今仍影響深遠。即使二次大戰後法國藝術風光不再,留下來的文化神話仍深入人心,承先輩文化遺產福蔭,法國「品味」商品如時裝、化妝品至今仍廣受消費者偏愛。
十九世紀法國藝術震撼性突破,源自一個「不守法規」的自我解放。打破建制那套不合理卻強加於人的框架後,突然海闊天空,法國藝術界的創意如水銀灑地,為人類文明史寫上燦爛一頁。
自十八世紀開始,法國藝術圈由以藝術學院為核心的學院派操控,架構上要做藝術家必須考進藝術學院取得院士資格,才能踏上青雲路,贏取貴族富戶等當時主要藝術買家垂青。學院派成了為藝術優劣高低定決定標準的絕對權威,而其美學思維,自然以有權有勢的上層階級品味為依歸。
學院訂定的「藝術法規」,清晰明確,階級分明。最高級是以希臘神話、聖經、歷史或文學經典為題,有道德教晦的作品。在當時社會,能夠認識這些題目的多是有學識的中上流階層,並透過對「道德」的重視,把這群人放在道德高地。第二位是人像畫,一般而言當時只有上流社會才有錢請人畫像,把這類畫放在高位,是為自己人所喜好的畫種加上光環。第三位才到普通人也懂欣賞的風景畫,最低的是描述普通人生活的風俗畫和靜物畫。學院派緊持這「法規」,透過權威的展覽機制,宣示甚麼才是藝術。
自十七世紀開始藝術學院定期舉辦「藝術沙龍」展,被視為權威藝術大展,也藉之宣示藝術的「法規」。個多世紀以來,沙龍只給自己人玩,不容外人參加,直至十八世紀末法國大革命引發強烈民主訴求後,學院逼不得已把沙龍開放予所有人參選。但負責甄選的評委會,仍由學院派建制「大佬」操控,緊守其建立的標準,於是來來去去還是照顧建制內友好。民主訴求日益強大,學院也得扮民主,選些非我族裔藝術家,但這些外人作品,往往被高掛在二、三十呎畫廊貼近天花處,這些當時被嘲笑為「天花畫」的建制外作品,觀眾根本無從觀看,但主辦者已有足夠藉口,倒理直氣壯的說已是開放包容。民主訴求逐步增長,建制受益人要保護自身利益又要處理民主巨潮,處境尷尬。
當中一個拒絕接受藝術學院「法規」表表者,是被喻為現代藝術始創先鋒的藝術家庫爾培(Gustave Courbet)。1855年他乾脆自行舉辦展覽,在沙龍展場旁邊搞歷史上第一個抗爭性的個人展,不再乖乖接納建制所訂的小圈子遊戲,批判學院派法規。打從那刻開始,法國藝術見證創意無限的空前解放。隨後藝術家紛紛找空間自行展出,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1874年印象派藝術家於友人工作室中舉辦的首個印象派藝術展。沙龍展在十九世紀後,其重要性已急速衰落,最後那些「藝術法規」,變得過時地無關重要。庫爾培的「不依法規」行動,否定了兩世紀以來由藝術建制霸權自行制訂、只照顧自己人的「法規」。
真正讓這「法規」崩潰的,是整個法國社會的結構性改變。上流貴族社群勢力沒落、中產興起,民主自由理念的擴散等,都令因應自己利益、與社會民心脫節地緊抱權力的落後思維,被時代所淘汰。俱往已,當年這群自以為是風雲人物的學院派大佬,早被歷史忘記,他們小圈子訂立、認為從事藝術必須依從的「法規」,今天回看,只是個用盡法寶抗拒歷史洪流的小鬧劇。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2015年4月13日。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Apple Daily, 13 April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