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Reviews & Articles


末世傳奇
Oscar Hing-kay HO
at 6:19pm on 20th December 2016


山頂烏龜石



(This article, entitled 'The Legend of the End of the World',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金融海嘯,如非末世先兆,亦是淪陷前奏,暫時雖未至於哀鴻遍野,惟風雨欲來,忐忑不安在所難免,大家靜待大禍臨頭。每逢亂世,自然特別多壞徵兆,劉皇發為香港求得下下簽,大家早已心裏有數,獲實證後反而有點舒懷,車公為當前殘局作解釋,指出錯在領導無方、小人當道。種種不幸何以出現,大家在車公廟中找到答案。異述傳說,神簽鬼話,解釋災難,至少亦可演繹為凡人不可拒的天意,只得咬緊牙根捱過去。

過去一段日子,香港人不知咬緊牙根多少遍。自回歸以還,香港盛極而衰,禍不單行,先有樓市崩潰,繼而沙士浩劫,復來世紀金融災難。不過末世情懷,倒在回歸前那心緒不靈的過渡日子中已出現,而這末世風情最明顯地在城市建築景觀中反映出來。


世紀之末.怪力亂神

九七前新主子行將出現,標誌著權力的交替興衰,不單從城市建築中展現,而風水之說,往往與這些新城市座標相連,眾說紛紜。與其說是怪力亂神,倒不如說是集體意識的投射。1989年中銀大廈興建後,不單取代匯豐在中環景觀的地位,還製造了「尖刀煞」剋住港督府,亦有謀殺港督尤德之嫌。港人對中國的恐懼,透過風水傳說反映出來。2007年拆掉天星碼頭,網上流傳此乃破匯豐串連皇后廣場一貫氣場的趕英資陰謀。

逢末世,多妖孽,像是整個社會被咒詛。清末《點石齋畫報》,雖為新聞報刊,惟內裏盡是鬼怪邪行,彌漫末世驚情。香港雖為現代都會,骨子裏卻仍有強烈鄉里部族的原始本性,怪異都市傳說時而出現,如八十年代溫莎公爵大廈的狐仙故事,便轟動一時。回歸前香港坊間怪事特別多,1993年蘭桂坊新年人踩人意外,連串有關該處被咒詛以及死者致電家人故事,瞬即到處流傳。同年還有九鐵電視廣告出現多一個鬼小孩,全城哄動,忽然間人人都謂看到鬼童。九鐵抽起廣告後再重播,公眾又謂鬼童片段已被刪掉。時值港人大移民年代,人心極虛怯,港人深感無從面對茫茫前景,未能控制自已命運,眼前只見旁門左道在政圈中手舞足動,指點江山。當中更有羅姓深懂術數者,被認為是未來特首熱門人物。末世邪風,妖魔當道,港人盡被迷惑,實回歸前的正常心理反應。


改朝換代.誰與爭峰

回歸後香港城市景觀重組,重組權力新貴位置。政府不惜劃破城市景觀,讓華資IFC建超級摩天大樓,匯豐兩旁先有中銀後有高聳的IFC,回歸後財經上誰領風騷,一看維港自知誰最霸氣。

政府復苦心經營新政治標記,前總督府作為權威符號已不適合,董爺爺可能不想與殖民政府串連,加上要製造親民形象,避總督府不用。殖民地公務員出身的曾特首,自然對「禮賓府」別有鍾情,惜權威不足,仍未能把它轉化成權力標記。香港權力核心另有所在,灣仔會展中心是也。此地刻意成為政治中心,因它是舉行香港回歸祖國儀式的「歷史性空間」,故此中央送來的金洋紫荊雕像,以及用以顯示忠誠的回歸紀念柱,均放於此,以加強建築物的政治意義。而金洋紫荊雕像發展出來的廣場,更成為進行隆重官方儀式的空間。但城市標記需為市民所接納始成標記,官方勉強建立,也未必可贏得認同。

有關人士在興建會展中心時,已深明其重要地位,特請會風水師傅指點指點。會展中心原有金屬樓頂,但風水師謂金屬樓頂令會展猶如子彈,殺傷力強,不利香港,後建築樓頂物匆匆改用玻璃纖維。


石龜下海.大禍當頭

回歸後會展中心曾有正面形象。回歸後數天,《蘋果日報》刊登數天連載漫畫,畫中主角乃隨時化作蛟龍的會展中心,惡鬥貌似超人李的土地公。隨香港市運低沉,對會展的演繹亦出現變化。先有人形容之為大蟑螂,後來更有會展中心乃傳說中大石龜之說。

香港地型粗糙險要,每多奇石,當中不乏膾炙人口之名石,如沙田望夫石、寶雲道姻緣石、大澳將軍石等,當中以烏龜石最具末世風情。此石位於太平山頂,據云此石每年登山一尺,當烏龜石走到山頂,整個香港即將陸沉。日治期間,坊間流傳石龜已登山,故末日即臨。

數年前這傳說出現新版本,謂石龜山頂隨步下移,當它下達維港畔時,香港劫數將至。會展中心不再是蟑螂,而是越看越似大龜。石龜臨海,香港社會崩潰之兆!






重構傳說.反映鬱結

傳說是一種族裔集體思維、情緒的反映,透過神怪故事,道出共同感受。香港傳說中的烏龜石仍在山頂,將石龜登山傳說倒轉為下山臨海香港即陸沉的故事,再把會展這個官方設立的政治權力標誌轉化為烏龜石,是透個集體創作轉化成為咒詛,為眼前災難找合理解釋,亦是對當權者的間接批判。

人心惶惶,鬼怪傳說,內有不少玄機。不懂民情、不顧民怨,每事均唸口簧式高呼「停爭議、攪和諧」,又豈能處理公眾的末世鬱結?


原文於2009年4月刊於《文化現場》



Search by Writ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