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受邀作者


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支持香港年輕作者撰寫藝評,此新頁面刊登受邀作者的評論文章。下面列出最新文章,如欲瀏覽受邀作者的其他文章,可點擊右下角資料庫的年份和月份。

那答案早在我們心裏 —《那地方:鄧凝姿采風》
海寧
at 12:45pm on 21st June 2021


圖片說明:
1. 鄧凝姿,《折梅幻景(二)》,2019
2. 鄧凝姿,《待在山腳下(一)、待在山腳下(二)、待在山腳下(三)、待在山腳下(四)、待在山腳下(五)》,2020
3. 鄧凝姿,《浪蕩(一)、浪蕩(二)、浪蕩(三)》,2019
圖片由作者提供



(This article titled ‘The answer has been in ourselves, “The Place: Fantasia of Scenery by Tang Ying Chi”’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香港與中國之間複雜的牽絆是不少本地藝術家關注的議題。自二零一九年,中港關係隨著香港政府提出修訂《逃犯條例》及實行《國安法》後漸趨反覆,過去兩年內陸續有不同媒體、社運人士及政治人物等因為被指觸犯國家安全底線而被噤聲,香港在轉變的局勢中,是否仍能享有港人所希望的民主和司法獨立仍是未知之數。縱使九七回歸後,香港社會於各方面自由的尺度仍相對大,但若香港與中國的政治矛盾持續加大,不禁會令不少人思索香港到底還是否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對於因為選擇繼續定居香港的人,如何從撕裂的社會中尋覓到一份心靈的平靜,亦是一個未有答案的探索。

鄧凝姿的藝術創作經歷風格上不同的演變,從早年的繪畫《Hongkongese as an identity series》(1991-1996)到以布料製作的立體裝置《隱蔽牆》(2006)、《紗與架》(2007),以及後來以香港街道為主題的人物圖等,均圍繞港人身份的議題作多方向探索,描繪港人與中國千絲萬縷的關係及屬於本土的身份特質。對於香港現今沉重的狀態,她通過融合抽象及具象景觀,含蓄地勾畫出港人猶豫應否「去或留」(意指離開或逗留在香港)的糾結,以詩意的方式呈現尋覓歸屬地的不確認性。

鄧凝姿在展覽裏並沒有為「去或留」提出任何結論,不過觀看者從中可獲得一些解讀的線索。「那地方」是個有雙重意思的命題。其中第一個解讀是指往某個沒有情感聯繫的地理領域,屬於中性的陳述。另一個解讀是指向一個帶有嚮往的地方,屬於感性的想像。藝術家的意圖大概更傾向於後者。那麼「那地方」到底在哪裡呢?這想必亦沒有定論。無論是大幅或小幅的畫作,鄧凝姿的作品就像一面鏡子,各自映照出每位觀看者心中所渴望的風景,那地方既可以是日常景色、回憶、亦可以是一場遙遠的征途。在香港社會對「去或留」的議題拉鋸不斷的氛圍中,藝術家並沒有明確肯定的認同或批判,只是繪畫出讓人沈澱、想像及聆聽自己的遼闊空間。

仔細一看,各幅畫作的景觀中都沒有出入口,這對畫中人當下這一刻來說或許毫不要緊,最重要的是那人已默默地朝「那地方」啟航,但願那是我們每一個人。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