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受邀作者


國際藝評人協會香港分會支持香港年輕作者撰寫藝評,此新頁面刊登受邀作者的評論文章。下面列出最新文章,如欲瀏覽受邀作者的其他文章,可點擊右下角資料庫的年份和月份。

「未來與藝術展」:向未來發問
劉君宇
at 12:19pm on 21st May 2020


圖片說明 Captions
1. Rafael Lozano-Hemmer, Zoom Pavilion, 2015
2. Aibo, 2017 and LOVOT, 2018
3. ecoLogicStudio, H.O.R.T.U.S.XL, 2019
4. Hasegawa Ai, Shared Baby, 2011
5.「未來與藝術展」第一展廳
(圖片由作者提供)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is a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Future and the Arts: AI, Robotics, Cities, Life - How Humanity Will Live Tomorrow’ at Mori Art Museum Tokyo.) 


疫情肆虐全球,未來濃霧籠罩之際,是時候回顧東京森美術館剛在三月結束、探討人類可能性的「未來與藝術展」。我在森美術館實習的半年間,恰好參與了這次展覽的籌備和展出,但沒有料到它會在全球疫症大流行時結束。如果說展覽是對未來的一句發問,那麼現實就像是提前給出了一個灰色的答案:人類幻想能憑藉科技超越生死、進軍宇宙,但僅僅一個病毒,便盡顯現實的脆弱不堪。

「未來與藝術展」的副標題很長:「人工智能、機器人、城市和生命 - 人類明天將如何活下去」(AI, Robotics, Cities, Life - How Humanity Will Live Tomorrow)。如此複雜面向,無怪乎展覽期間的美術館,化身萬國博覽會,與其說是藝術展,不如說是高科技/科幻展演。科幻迷和未來主義風格愛好者會在這裡大感滿足:入口處播放未來都市圖,展廳一角掛著科幻電影海報,還有無人駕駛體驗和機器人互動,甚至在展場內搭建出一個黑盒生物實驗室,展出培養皿中的人體細胞和器官。不過,它意圖呈現的不是一片欣欣向榮,而是處處暗湧。

展覽的五個章節,分別探討未來的城市形態、建築樣式、生活及設計、人類機能增進的倫理挑戰、乃至社會組成方式的變革。其中ecoLogic Studio的作品在視覺上極具衝擊力,3D打印的白色球狀建築模型中,棲息一片片綠色的藻類植物,藝術家以巨大針筒灌裝營養液餵飼綠藻,後者在建築體內繁衍、光合、釋放氧氣,與人類共居。但綠藻的生長對光和空氣濕度要求苛刻,看似明朗的想像,其實不盡如人意。另一個展廳,展出近年在日本大熱的家居機器人LOVOT和機械犬aibo。科技似乎成為解決環境和糧食危機的突破口,甚至嘗試為人類的情感提供寄託,但關於aibo的一個黑暗故事是,它一度停產,找不到維修點的買家只好為自己的機械愛犬舉辦集體葬禮。

在探討人類機能的黑盒實驗室內,有Diemut Strebe利用從梵高後代身上提取的DNA再次培養出來的「梵高左耳」——倘若對著耳朵說話,甚至能即時「聽其所聽」,可惜無法連接到大腦的耳朵,只能將聲波轉換為雜亂的神經脈衝。進入展覽尾聲,基調更加灰暗——Dan Chen諷刺地造出撫慰孤獨臨終病人的機械手臂、Rafael Lozano-Hemmer 甚至戲謔地邀請觀眾進入佈滿投影的監控室,看見自己的表情被放大分析,面容被記錄在案。參觀至此,不禁要問:生命面前,科技何為?我們走的究竟是一條向前的直路,還是迂迴無盡的彎路呢?

礙於空間和技術的限制,如此紛繁多面的呈現,其實已是「刪繁就簡」後的成果。和常規藝術展覽不同,這一次的展品涉及活體植物和細胞,對安裝維護的要求相當高。但這也是科技主題的展覽共同面臨的挑戰:技術所限,不少展品仍只能以圖片、錄像或模型的形式出現,動態交互不足,觀賞體驗單調重複;而能夠和觀眾互動的展品,又涉及大量的維護成本。假如沒有足夠時間觀看錄像,僅憑作品本身或文字簡介,觀眾很難掌握內容核心。

日前,東京森美術館推出「美術館DIGITAL」專頁,其中便包括了「未來與藝術展」的3D線上瀏覽。沒有提供足本錄像、交互體驗缺席的線上版本,猶如用數碼相機翻拍google實景,隔上加隔,仿佛又是科技開出的一個玩笑。傳統實體展覽受到諸多限制,3D線上復刻只是帶著鐐銬跳舞,未來關於科技的展覽,會否索性全然虛擬化,用VR技術創造全新觀展體驗?數碼新媒體藝術和線上觀展會是未來的主流方向嗎?在疫症時更要問的是,科技會將藝術、乃至人類帶去哪裡?「未來與藝術展」提出的問題林林種種,尚待一一找出答案。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