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d Writers
This new section on the AICAHK website supports young Hong Kong writers. The latest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are below. Other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can be read by clicking on the 'Archive' year and month on the side-bar.
參差的生活痕跡透露「家」之所在
Wing Shan LEUNG
at 3:08pm on 22nd March 2021
圖片說明:
1. 陳嘉怡《組家》
2. 湯錦容《家中物員》
3. 陳逸允在《消失的傳統》中重現了神檯裝置,更仔細講解了每部分的細節。
4. 參觀者共同創作了這一幅作品,未完待續。
(This article titled ‘“Home” out of the uneven living traces’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居住的場所是否等如「家」?每個人對此有不同演繹,在《生活痕跡》的展覽中, 30位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傳意設計學系學生分享了他們的答案。當中有人展示了對同居家人的習慣觀察,有人呈現日常物件,也有人描繪了居住空間的狀態,形形色色的展品表達了創作者對生活的理解。第一階段展期已在深水埗Parallel Space完結,第二階段則回到知專設計學院繼續展出至4月15日。
家中物件的舉足輕重
主要展區「拼湊」展示了30件作品,學生作品質素雖然參差,卻不乏具誠意和有趣的展品。作品《組家》從日常物品出發,創作人陳嘉怡將家中不同角落的物件拍下,製作成類似中式日曆的紙本,並在每一頁寫下對物件的聯想與回憶。特別之處在於每一件物件以顏色區分,門鎖象徵安全感、一家三口的刷牙器具象徵愛,都用紅點表示必須存在,至於啡色則表示創作者不想要的物件,但翻揭後發現啡點甚少,流露了創作人對家的熱愛。
同樣以物件為題的《家中物員》由16張小卡片組成,每張卡上有物件的外觀照,背面印有其來源、材質、狀態和身價之外,更幽默地標注了它們的擅長和性格,創作人湯錦容用擬人手法道出物件在家中的角色,例如烤爐性格火爆,躺椅擅長夾頭髮,電熱水壺的狀態為失業中;這些物件在外人眼內平凡不過,但經過湯錦容的介紹,便有獨一無二的意義,生動有趣的演繹更引人會心微笑。放在木座最頂層的是一張陳年全家幅,擅長勾起回憶,性格是記憶超凡,身價為無價,在在說明了創作者心中對於家人的份量。
由人組成的家
另外一些學生則將主題定為「人」,陳思琦的《陳家洗澡時間》刻劃了一家五口的洗澡時間記錄,在居住空間狹小的香港,家人洗澡的時間同時代表了洗手間被霸佔的時間,甚至會因此產生磨擦,讓人好奇創作人是否正面對此問題。而黃文婕的《家的姿態》用板畫記下了家人每天在家中的姿勢,或坐或卧,畫面甚具童趣,一組組隨意舒適的動作也像極了我們的日常。兩組作品反映了創作人對家人的觀察入微之餘,也喚醒自身與家人互動的每一刻。
除了住在同一屋簷下的家人,親戚也在家庭生活中佔一席位。《捐贈家庭》看似是展示家中物件,但創作人黃育恒表達的卻是物件照件背後刻在木板上的資料,原來那些物件都由親友送出,例如由姑媽用超市印花兌換的風筒,便成了黃家的物件。口罩、風扇和電腦椅都有其來源故事,仔細探究便會找出親戚朋友間的聯繫,也是大部分人生活中不可少的人際互動,暗暗地影響了我們對家的定義。
隔靴搔癢的失落
家和居住空間並不等同,在展覽的第一部分「記錄」,策展人製作了六幅圖表,向參觀者提供一班創作者的居住背景資料,例如地區、房屋類型和住所面積等。當中有一半同學住在公屋內,六成人沒有自己的房間,讓人不禁好奇,如果對比香港人口的統計,會有怎樣的思考? 可惜的是展覽後來部分沒有再就背景資料作出延伸,而展品也大多回應個人生活,與「記錄」失去連結。而策展人對生活和家的詮釋亦略為含糊,未知是否空間所限,如果能再次整理展品間的連結,脈絡將會更為明顯和突出。
展覽亦找來客席創作人與30名學生拍攝關於生活的短片,組成「片段」部分。展示空間擺放了數部新媒體展覽常見的舊式電視,用作播放數十段短片;然而在2021年的當下,,這種空間佈置是否相互呼應年輕學生團隊所描述的生活?或許設計者想要營造家庭感覺,但對20歲左右的學生來說,刻意製造回憶的狀態,與他們的生活格格不入。
反而最後感動人心的部分是互動展區「回憶」,觀眾用木棒在巨型刮刮卡上任意書寫,背後隱現了香港的標誌性夜景;另一面牆則滿佈了觀眾對三條關於家的命題的回應,在回家、家的定義上,給出無窮盡可能,既有溫馨小分享,也有讓人鼻酸的說法。而在面臨再一次的移民潮之下,不少家人朋友或已分隔兩地,「家」的意義變得更流動不定。這個小展覽的藝術創作或許稚嫩,命題卻別具意義,能從中閱讀年青一輩對家的理解,也顯得特別重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