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vited Writers


This new section on the AICAHK website supports young Hong Kong writers. The latest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are below. Other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can be read by clicking on the 'Archive' year and month on the side-bar.

走唔走?四位本地藝術家近作的啟示
Wendy WO
at 12:11pm on 21st December 2020


圖片說明:

1. 張才生作品《木瓜樹》、《愛有時》、《川》於「離留之間」展覽照片(相片由藝術家提供)
2. 李繼忠「醒來已是百年身」展現場  (筆者攝)
3. 梁志和「家。不家」展覽現場  (筆者攝)
4. 黃國才《The Quarantine》(局部) (筆者攝)



(This article titled ‘Go? No go? The answers in recent works by four local artists’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抗爭與抗疫時光重叠,新法案插科打諢,有人抱怨不能外遊卻有人不欲別離。經歷過後,反覆沉澱,近日看到本地藝術家的作品(恰巧)滲著此地彼岸的愁緒——梁志和「家。不家」項目直白地探討家的意義,香港文學館以「離」、「留」策展,其中張才生的《川》是給廿多年後兒子的寄語,李繼忠「醒來已是百年身」以史為鑒,黃國才《The Quarantine》黑白默片預視却後餘生,四件作品被扯上關係。

「家。不家」探討香港人對家的設定和想法。展場是兩間相連酒店房間,右房是約三十個白管子揚聲器,播放著不同人述說「家」,原來是2007舊作,難怪有些描述客觀或抽離,不在回應當下;左房是四件作品,包括錄像、現成物及機械裝置,以及繪畫,比較直接對應主題的那個錄像作品,從該酒店外街定鏡拍攝彌敦道,遠方獅子山的天色幾乎沒變,加士居道天橋車子時而向前時而退後,看不出時間流逝,然而年輕女聲旁白粵英語並用談起家、移民、其他出現在房間的元素。已預約的觀眾由導賞員領入房間,同行不多於四人,觀眾被多次叮囑房間有隱蔽攝錄,以確保你不會代入房客的角色而過於自在,導賞員會定時敲門示意,像提醒觀眾這是一個比時租酒店更短促的觀展體驗。酒店房間欠了賓至如歸服務,限制房客行動,一張純白加漿加大雙人床鋪不會是家的聯想,酒店亦不是「不家」的唯一場域。梁志和在酒店大堂展出「不能撥打」的舊式電話亭,意味遠行的人無法致電回家,就如流亡的要斷親,這等例子比比皆是。

「離留」驟耳聽來是「彌留」,同樣傷感嗎?張才生自稱新手爸爸,這個身份把他想「上街」的身軀困住,然而育兒有感,創作新作《川》,設想兒子離港廿多年後歸來的獨白。藝術家把元朗村屋家居觀察得微細和感慨——大帽山看成富士山、村口茶記凍奶茶、懸空的旗桿,令他難忘的原因當然很私人,正如每個人有各自離、留的理由,外人難以介入,正如筆者不會體會《川》字的象形意思可指父母睡兩邊,孩子睡中間的就寢習慣,也不會即時察覺站立如厠可看見抽氣扇後的風景。

《川》的另一部份是雙頻道錄像,右邊是出入元朗市一條筆直的公路,左邊是村落間一條被拉直的小溪,鳥瞰左右並接,人工介入的準確直線令人忘記了自然的彎曲,只是驚嘆航拍攝錄機令一個只能在家心不在焉的人帶得有多遠,加上另外兩組作品,猶如用父親厚實溫暖的手把那個展場總是最冷的角落增添溫度。文學視藝展覽「離留之間」把作家、藝術家對分為離、留兩組,現實選擇離、留的比例有否五十五十?不過,起碼是自由意志的選擇;要是在日佔時期,人在此地並非自願。


從「無法憶起 怎樣到達這裏」到「醒來已是百年身」,李繼忠圍繞二戰時期日軍擄走中環皇后像廣場銅像的歷史,推展出上下集各三個(五個人、一個物)敘述,縱橫交錯,耐人尋味。整個作品出於藝術家執意於歷史文獻的原因:如果我們不把握重構歷史敘述的機會,我們又能否看穿他者書寫的歷史敘述?李繼忠在展覽開始之初,提供重構歷史的機會,筆者在指定日子時間到達指定地方——落船,全程彼此不多說話,也不知目的地,但風高浪急,時刻保持警覺,「著草」大概也是如此吧!不知是否這個原因,相比去年「無法憶起」在同一空間一絲不苟的呈現,「醒來已是百年身」的佈展沒那麼講究,不是說卡板斜臺或透明膠簾不好,但有時裝置的陳設影響了錄像作品本身,反正地上的一塊塑膠膜能反射投射螢幕的光影就足夠了。

觀看下集錄像作品《復還、繕修與進退維谷》,從藝術家敘述的角度認識這段歷史,筆者反思銅像的殖民意義,亦聯想到香港的文化身份。香港可從哪說起?1898?1840?盧亭?

黃國才的行為演出往往入型入格,在一個以疫情為題的展覽「disCONNECT」中,在其新作《The Quarantine》飾演活於末世的Prepper。他背撐太陽能板,攜帶呼吸器、無線電、魚义、木棒等求生工具。以下為筆者對這齣黑白默片的解讀:主角獨自在杳無人煙的荒島尋覓,直至見到鹹魚,以為有個Wilson作伴,但鹹魚毫無夢想,一心只想「食人唔吐骨」,但Prepper也不甘示弱,寧為瓦存不作玉碎,與鹹魚合二為一,成為半人半魚生物,後來人類復現,聚居之島被稱為大嶼山,而這對物體後世流傳其名:盧亭。然後,人類沒有「把握重構歷史敘述的機會」,數千年後大嶼山沒有明日,剩下來的人在島上尋覓,直至見到鹹魚……展場上在投射幕牆兩旁放置了Prepper及半人半魚的真人比例道具裝束,像極了歷史博物館內穿著獸皮的原始人。

觀看四位本地藝術家的作品,一說:有人會走。/二說:我們走過,回來了。/三說:你要先知道走的滋味是如何。/四說:天塌下來也不走。以上作品被筆者硬套上「走唔走(離不離開)」的問題上,對不起,完全是對號入座,個人解說。受一團團思緒縈繞,冀望藝術刺激某些神經,找到出路。

 



Search by Writ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