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ited Writers
This new section on the AICAHK website supports young Hong Kong writers. The latest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are below. Other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can be read by clicking on the 'Archive' year and month on the side-bar.
記一場「海上顛簸」之旅
Grace GUT
at 10:35am on 21st December 2020
圖片說明:
1.-3. 李繼忠《海上顛簸》(2020)錄像截圖
所有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is a review of ''The Relentless Voyage'' in Lee Kai Chung Solo Exhibition ''Once I Wake Up, My Body is Old''.)
天文台預報,這日天陰,或有一兩陣雨,雨要來的時候,正是出海的鐘數。經過西灣河交通警開槍的十字路口,我抵達筲箕灣避風塘碼頭。密雲,但不至於下雨。
「海上顛簸」之旅是藝術家李繼忠 WMA 委託計劃「過渡」最終章 —— 「醒來已是百年身」的一部分。大約 80 分鐘的「船河」,由西灣河出發,航向東龍島一帶海域。登船之前,藝術家沒有透露太多詳情:
//二戰時,香港皇后像廣場的銅像被日軍擄走;日軍在碼頭出發,駛向東面大海。在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後,日軍海路上的交通被盟軍嚴重封鎖,大量船隻被炸毀,供應鏈被切斷。因此,日軍派出很多偽裝運送貴重物資的船隻當「副車」,也許「海上顛簸」之旅中,乘客身處的就是副車,沒有選擇的餘地。
出了大海,以為可以到自由的地方,呼吸空氣。但原來,「海」是囚禁的牢,人被困於更小的島上。
李繼忠希望透過這趟「海上顛簸」了解我們被困在怎樣的空間中,而被困的人和物又在想什麼。當乘客住進了那個「身」時,是重演歷史,還是預演未來?//
就這樣,我們七個人就登船出海,同行還有 WMA 職員和船家。船不至於「舢舨」這麼小,但也沒有「街渡」那麼大,感覺像漁民出海打魚的漁船。乘客建議坐在窗戶貼上黑色膠紙的船艙。船尾有一格小小的窗口,窗口加了鐵架,看起來有點像籠牢;船頭只有門框,沒有門,我坐在窗前,直看門外的風浪。浪很急很高,有時翻越船邊、濺濕舺板——像啤酒打瀉在桌面,一圈一圈白色的泡。
這些畫面都頗美,但我都沒有拍下來。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出海沒多久,我就覺得船「很拋」,比海洋公園海盜船還要「刺激」。報名時,李繼忠溫馨提醒過,「你唔會暈船浪㗎可?」的確,我從來沒有暈船經驗,但這次也不得不承認好唔舒服,五臟六腑都好像倒轉再倒轉。眼前風光雖然難得一見,但完全沒有觀光的心情。心理上做了「顛簸」的準備,但肉體還是抵不住海浪的衝擊。幸好,我還不至於要嘔要吐,但大部分時間都要用意志壓過去,心裡不斷想:「到底幾時會完?還有多久才會停下來?」
全船人大多沈默,有人飲水,有人閉目,有人不斷說話⋯⋯我想大家都出現多少不適,想辦法令自己好過一點。我試過唱歌,甚有作用,大概是注意力分散的效果。難捱之際,我一度低頭,看著大家的鞋面,剎那閃過一個念頭——「我們 9 個人就這樣共命運了」。我雖然相信船程安全,不會出意外,更不會貿貿然就死在海上,但我們當中各自出現不同狀況。船上沒有專業醫護,回岸前,我們只得互相照顧。這是我剎那間對「共命運」的理解。
門框裡,我見到石灘和燈塔,應該到達東龍島了!船家開始說話,介紹起沿路風光,「都過去了,回程風浪會細一點」。真的嗎?好像是。見到燈塔之後,船隻擺動喘定,我們也可以走到舺板去。去程與回程相差太遠了!去程,各自承受身體變化,似受刑;回程,眾人說說笑笑,像旅行團。轉眼間,我們就回到筲箕灣避風塘,但碼頭上等候的李繼忠說:「其實去程比回程所需時間短」。心理時間果真存在,而且非常明顯。
「⋯⋯這隻船的大小,跟去台灣的差不多⋯⋯」
「⋯⋯我們還未離開香港水域,風浪已經這樣大⋯⋯」
李繼忠斷斷續續地說。
乘客內心大多都已經明明白白。
「出了大海,以為可以到自由的地方,呼吸空氣。但原來,『海』是囚禁的牢,人被困於更小的島上。」或者說,大海的浪是抵達自由彼岸的試煉。
「是重演歷史,還是預演未來?」又或者說,人類命運總是不斷重複,從越南船民到 12 港人。
風高浪急,波濤洶湧,投奔怒海。千言萬語,總不及親身體驗。那種痛苦,那種掙扎,不曾走過怎麼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