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vited Writers


This new section on the AICAHK website supports young Hong Kong writers. The latest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are below. Other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can be read by clicking on the 'Archive' year and month on the side-bar.

展於網 vs網上展 —— 談給火星人類學家展覽 | To Martian Anthropologist: Exhibition Online vs Online Exhibition
Grace GUT
at 5:58pm on 19th August 2020


圖片說明:
1.「給火星人類學家」展覽主視覺
2. 杜利安.高登(Dorian GAUDIN)作品《代罪者》
3. 艾瑞克.瓦提耶(Eric WATIER)和張君懿合作的《低調的作品(向布魯哲爾致謝)》

Captions:
1. Key visual of ‘To Martian Anthropologists’ exhibition
2. Dorian GAUDIN, Pharmakos
3. Eric WATIER and CHANG Chun-Yi, Discreet works (thanks to Bruegel)



大如出入境限制,微小若人與人之間保持社交距離,瘟疫迫使我們重新感受空間,重視現場交流的藝術活動因而受到具體而直接的影響。不少項目被驅逐離開實景,紛紛逃亡到網絡世界。電腦和互聯網普及應用都已經幾十年,我們自以為熟悉,但連月來,種種項目迫上網際,我才猛地發現原來網絡是如此陌生的空間。

我是喜歡探索觀察的觀眾,無法現場體驗變成一大挑戰。隔著屏幕,觀展只有視聽效果。在手機裡,或在電腦前,我總不能像人在劇場/展場那樣專注。觀賞經驗變得平面而零碎。藝術活動搬到網上,可不是純粹換一個媒介,而是整個空間感都徹底改變。累積幾個月的「虛擬藝術體驗」來到前幾天,我終於頓悟這道理。

轉折點在於新北市藝文中心近日開幕的展覽《給火星人類學家》。這展覽分成線下展場和線上展覽,可惜人在香港的我只能到看線上的部分。用手機登入展覽官網,一開就是實體展場的虛擬導覽(VR tour)。這個不特別,很有多人都有做。有趣的是,你按入「作品」的分頁時,展出的卻是與實體展場不同的線上特定作品。網頁設計巧妙地抓住了人們用手機時用姆指滑動屏幕的習慣,掃著滑著,一個一個作品換上來,非常順手貼心,大部分的展品都有互動的特點。

比如,克羅德.克勞斯基(Claude CLOSKY)的《拍賣價》,藝術家收集近來在蘇富比、佳士德、富藝斯(Phillips)拍賣行上拍的作品,製成一個二選一的小遊戲,叫觀眾猜出哪幅作品成交價較高。左右翻轉點擊,這種隨意選擇的格式有如 Tinder 等交友平台。又如艾瑞克.瓦提耶(Eric WATIER)和張君懿合作的《低調的作品(向布魯哲爾致謝)》也很好玩,觀眾須在頁面尋回指定的圖樣,找到按上之後,圖樣便會顯現顏色。當所有圖樣都尋回時,全幅作品就完整地呈現眼前。台灣藝術家的作品也有類似的嘗試。就像謝佑承的《星叢》,觀眾可於空白的頁面上隨意按,按一下就會出現每次不同的三張相片,按住的時間愈長、相片放得愈大。

特別想花點時間說說杜利安.高登(Dorian GAUDIN)的《代罪者》。線下展場陳示九個陶瓶,線上觀眾可以在陳列陶瓷之中選一個「最醜」的。每個星期最高票數的一個將會在實場展場上被砸碎,碎片就地攤開,不作清理。展期到最後,架上將會只剩一個整全的陶瓶,以及一地碎片。藝術家純熟地活用線下線上的關係,用一個小小的投票遊戲連起兩個展場。同時,這並不是輕鬆小遊戲,而是叩問隔著螢幕所施行的暴力。每一票都導向一個陶瓶的粉身碎骨,每個瓶子都有自己的名字,如像一個人。如果我們以陶瓶為喻、視瓶子為生命,我們又憑甚麼以醜之名摧毀他人?這點感悟打動心腑、引人思考,震撼不亞於過往現場觀展經驗。

長久以來,我們太習慣藝術活動在線下進行,甚至「迷信」實體現場是唯一、最好的陳示平台。創作人和觀眾都憂慮線上局限很多,尤其是無法面對面互動,交流似乎很難做到。 從《給火星人類學家》看來,情況其實不然。正如策展人張君懿寫道「藝術家們以『網頁』作為作品發生的特定地點」,即是說,線上展覽不單是實際展場搬到網絡,而是可以更進一步把「線上」看成特定展覽空間,因應空間特性創作「場域特定」(site-specific)的作品。《給火星人類學家》的線上展覽搭載於「互動響應網頁」(interactive and responsive web page),以網絡世界的方法,透過按按滑滑,投投票選選看,讓離散的觀眾得以參與。互動並非難行、不可能,而是要適應網頁和科技用品的特性,啟發另一種互動方法。

誠然,擅長在現實場景發揮的創作人,不代表在虛擬世界都同樣揮灑自如。科技素養(technological literacy)因人而異,而且不限於創作人,觀眾亦可能在看線上展覽時,出現「水土不服」的狀況。《給火星人類學家》網頁提供的「互動」大多不是甚麼「高科技」,而是在日常「科技體驗」當中加入藝術,成就作品。想得到,做得出來,這不光是藝術家的功勞,更是策展團體協力解決技術挑戰的成果。不難理解,如此靈活游走於線上線下的展覽,何以發生在科技發展相對全面普及的台灣。


參考資料:
「給火星人類學家」線上展覽

https://martian.beauxarts.tw/home

 

 

Link to further info:
To Martian Anthropologist - Online Exhibition
https://martian.beauxarts.tw/home



Search by Writ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