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Invited Writers


This new section on the AICAHK website supports young Hong Kong writers. The latest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are below. Other articles by invited writers can be read by clicking on the 'Archive' year and month on the side-bar.

從後院到實驗場 - 寫在清山塾邁進第三年之前
Wendy WO
at 11:17am on 22nd November 2018


圖片說:

1. 2018年於大館當代美術館展出的「張三李四收藏展」,清山塾附近的社福團體成為重要的夥伴。

 

2. 與寫生導師張雲基合作,《嶺南風情》寫生團分別於嶺大校園和清山塾舉行。

 

3. 郝立仁的提案「再閱植物繪」獲得企業贊助及參與,企業義工和學童一同學習。

 

4.「屯團轉」由年輕街坊帶領,探索屯門漁民今昔生活。

 

5.「園林天成」以四個字各自的元素為題,同期在明報刊登。此為林東鵬創作《林》的圖像。



(This article entitled ‘From backyard to social lab - Spearheading the Third Year of Casphalt’ by Wendy Wo, Founder of Casphalt and Community Activator(清山塾創辦人暨社區總動員胡敏儀),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緣由

「塾」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唸,有人讀「墊」,懂得讀音又會寫成「熟」。這個地方2016年12月始被稱為清山塾,名字的源頭有二:屯門曾稱青山,但這地屬於清涼法苑,名隨主人跟其改用水字旁的「清」;古時學習的地方為「塾」,這裡建於1970年代初,原是清涼法苑佛教見修幼稚園的校園,故寓意清山塾內的人也抱有孩童學習的初心。

見修幼稚園已沒營運近卅年,期間有不同租戶進駐,但甚少對外開放和受附近屋苑包圍,所以這塊距離西鐵兆康站步行八分鐘的土地就如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置身其中,清山塾的方向和定位才慢慢成形。

除了鄰近西鐵站,屋苑、屋邨、學校、醫院也在咫尺,加上新界西總人口,清山塾雖不至於位處市區,卻足以做些關乎社區、關注民生的事。在籌備至首年營運階段,筆者主理文化藝術,故希望藉此提供美學創作的項目,鼓勵自發和創意,引發大眾對自己對社區有所想像。


實踐

營造一個關乎社區的文化藝術空間,大致涉及三大單位——生產者(文化工作者、創作人)、公眾(觀眾、參加者)、空間營運者。筆者認為三者也可藉清山塾體現創意,各自發揮。

清山塾在過去兩年不時籌辦專題展覽及活動,也有藝術家或社區機構租用場地舉行展覽或工作坊,無論形式如何,簡單如展覽附設的公眾活動,甚至展覽構思由社區出發,筆者都要求合作單位考慮社區的面向。例如2018年9至10月舉行的《嶺南風情》寫生團作品展,展出的作品均是同年4、5月嶺南大學視藝研究系舉行的兩場寫生團集成的畫稿,參加者——包括嶺大學生及舊生、屯門街坊及寫生愛好者——分別繪畫了嶺大校園及清涼法苑的景緻。

在籌備清山塾之時筆者找了藝術家林東鵬合作,目標是進行一個三個月的藝術方案。林東鵬對於社區的想法是相對於藝術家的角色,有感在社區協作模式下藝術家往往是生產者,他便提出藝術家成為學員,學習他自己想學的東西。2017年春季「園林天成:社區盆景十課」招募其他參加者,找來教授盆景和微型模型的導師,經過三節盆景、三節模型、四節社區及大自然觀察,藝術家化身的學員便與參加者一同以植物及現成物在清山塾一個小園圃內完成小型裝置。

概念可行且內容亦趣味盎然,唯獨十星期橫跨兩個多月的期間,未能經歷修整盆景的週期,也只能蜻蜓點水地認識微型模型的基本材料和技巧。在「園林天成」之前,活動都是即日完結的體驗工作坊,卻因為持續式活動深入認識彼此,奠定日後活動較著重持續、中長期的方式。正因為這種較深入的連結,在「園林天成」的參加者中招募了四五位屯門年輕人,由他們主導並推展「屯團轉」社區旅行團,納入藍屋創作室2017社區生活提案《n分之一社區生活節》,舉辦以屯門漁民今昔生活為主題的半天旅行團。

社區合作對象除了蒞臨清山塾的人,還有周邊的人和機構。「張三李四收藏展」是由大館挑選並資助的展覽項目,清山塾背後的營運註冊社團「短髮工作室」於2017年間聯繫了當區多個服務長者的社會機構如仁愛堂及嶺南大學長者學苑,接觸到數十位長者進行有關收藏物的工作坊,亦有大學生參與訪談,體現隔代共融,把社區協作的成果帶出屯門。

以上為生產者與公眾在清山塾框架下發揮創意、實驗可能的部份例子,至於筆者身位營運者的角色,也希望打破現有資助藝術文化項目的模式,試圖邀請更多履行社會責任的企業透過社區藝術達至社會服務或慈善目標。如前所述,清山塾的文化活動部份以非牟利註冊社團運作,卻不是可接受捐獻的慈善團體,這刻意的定位旨在拉闊資助者對「行善」的理解。清山塾獲得幾位有心人士贊助推行首年大大小小的項目,另於2018年第二季,透過藝術家郝立仁的提案覓得企業贊助,並伙拍救世軍屯門東青少年服務,讓企業義工與機構課託學童一同參與《再閱植物繪》大自然師友計劃,內容包括種植、觀察、繪畫記錄,又到農場及魚菜共生場參觀,三個月後更舉辦成果展——展出的是大小參加者繪畫、種植、成長的成果。


轉型

踏入2019年是新的挑戰。清山塾以綜合空間形式運作了兩年,主要以素食咖啡店為招徠,嗜吃而來的人可不知不覺走進藝術空間,為藝術而來的人也可果腹。隨着觀察、執行和人事變動,在筆者全權管理咖啡店、文化商品零售及藝術項目的第二年,發現繼續營運咖啡店未必是最好的安排,也好讓清山塾全心推行當初對社區的想像,繼續培養及連繫對社區同樣有想像的人,或許社區個體力量會因此凝聚。

咖啡店業務終止,雖是節流,卻要開源。由本來的餐飲業務轉型,日後將主要從工作坊或展覽場地租賃、入場費等形式為生。現行計劃是自2019年2月起,每兩至三個月定一個主題,各色各樣的如視藝展覽、演出、體驗工作坊、即興聚會、手作寄售、市集等均圍繞主題發生,探索多方夥伴共同合作,而主題的方向會集中人際關係和個人精神修為。


未了

寫在清山塾臉書的簡介——新界西後院,也是其定位。後院之意,想來訪的人把這裡當成是自己卻公共的私人地方(地方屬清涼法苑擁有),隨意做自己喜歡而不致影響人的事,包括和小狗玩飛碟、呷茶看書、知己聚頭,或光是發呆都好,營造寫意和自在,放慢工作步伐。進入轉型,建基於這份悠然自得的氛圍上,筆者嘗試推進下一個階段——後院實驗場,希望把未知和公共性成為大家的日常,珍惜這個地方,一起踏上清山塾的未竟之路。



Search by Writ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