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評


活在西九(二) :「西九樓計色」展覽
何慶基 (Oscar HO)
at 6:02pm on 15th September 2008


天星一役引發關注地區文化的浪潮,民間爭取「集體回憶」,其實是個文化上的民權運動。普羅大眾試圖在文化定位上,為自己爭取被確認的位置。藝術不再單是古董名畫,尋常百姓的民間文化,也有其應被重視的價值。正因為涉及普羅大眾以至弱勢社群的文化權利,誘發了社會福利組織也積極參與文化活動。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繼去年相當成功的《活在西九》後,再籌辦《活在西九二:「西九樓計色」》展覽。 

展覽仍然是以凸顯深水埗的街坊、地區文化為主題。策劃這類社區文化展難度甚大,容易誤以藝術之名,以為提升活化弱勢社群,實際上傷害了備受剝削的社群。由社會服務組織籌辦展覽的好處,是能從社群的角度考慮,不過如沒有足夠藝術專業支援(包括創作和策展),在將展覽推介給公眾的過程中,便容易出現表達力不足的情況。 

與上次一樣,《活在西九》希望透過展覽和其他活動如座談會、導賞團等,確定地區的歷史文化特色、推動認知、建立地區的文化自豪。還有就是在保留弱勢社群的尊嚴這前題下,展示貧窮現象,鼓勵關注及爭取更多支援。 

展覽的層面明顯較上次的展覽為多,包括1)從建築歷史角度看深水埗,2) 街坊、弱勢社群的生活和個人故事,3)新亞書院在桂林街創校的歷史,4) 邀請公眾回應和參與改善社會環境。 

展覽核心展覽場地是所空置建築物,房間間架、傢俱裝飾大都消失,與前次那仍然有人居住的空間有明顯分別。人的感覺減弱,展覽味道大大增強,感覺上自然較疏離,最明顯例子是港大建築系負責的深水埗建築歷史展,展覽模式完全是個應放在雪白畫廊內的展覽,放在曾被火燒的唐樓空間顯得格格不入,浪費了如此有性格的空間。這展覽內最有趣的一群舊鐘,也是乖乖地一排一排陳列,實有點浪費。 

在有人居住的空間搞展覽,藝術「干預」應盡量減少,但在已空置的地方,可能還保留零碎歷史痕跡,但空白空間基本上很多,藝術的參與可更積極,以填實並盡用空間。是次展覽的藝術裝置顯得較保守,可能跟資源及時間緊絀有關。裝置最成功的要算是有關籠屋的擺設。 

展覽有關街坊的部份資料豐富且人性化,了解關懷居民一直是社區組織協會的強項。可能是因為尊重街坊,展覽中有關個人故事的介紹文字太多,反令觀眾難以消化最後放棄閱讀。這些故事詳情其實應留待觀眾從場刊內慢慢閱讀。 

有關新亞書院部份,原可大為發揮,深水埗這被視為貧窮的低層社區,原來在香港以至中國文化史上有其獨特位置。這部份展覽明顯是支援不足,能借取的原物展品極有限,除一塊牌匾外,其餘的基只是展覽板上的文字和複製照片。新亞舊址行將拆卸,展覽錯失難得機會,向年青一代介紹新亞精神及其創校的艱辛歷史。 

展覽最後的部份最為成功,數以百計照片,紀錄街坊的手,各持一自選物件。簡單形象,卻帶出地方色彩,述說無數個人故事。雜亂的拼貼,加強那社區錯雜交替的動力感,筆者較喜歡整齊的排列,以清晰展示每隻手每個故事(不過這是展覽的焦點取捨問題,很難定對錯)。 

展覽以紙皮箱為場地裝置主題十分適合,唯一缺陷是紙皮箱太乾淨且大小太統一。「手照片」對面的裝置,觀眾要把頭伸進箱內,近距離面對箱來的社區、街坊照,並在箱內留言,親密又直接,效果良好。展覽最後的房間,貼上大堆問題,問觀眾如何面對展覽帶出的社會問題。展覽的最終目的,不是欣賞或分享悲情,而是要引發行動。 

由於展覽空間不同,《活在西九二:「西九樓計色」》沒有上次展覽的直接和強烈生活感,但在策劃上出現較複雜多層次的思維。有些地方效果普通,某些地方效果良好。社區藝術是難搞的藝術,有不完美的地方實屬自然,重要的是不斷的嘗試,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的努力值得稱許,事實上它們已成功發展成為本地文化界的一個重要伙伴。 

展覽:活在西九(二) :「西九樓計色」 
Exhibition: "Our Life in West Kowloon II: Where Life, Heritage and Culture Meet Exhibition" 
日期:13.7 – 10.8.2008 
展場:香港九龍深水埗桂林街55-57號 
查詢:852 2725 3165 
網址:www.soco.org.hk/olwk2/index.htm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