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M+ 是沒有「當代」的
何慶基 (Oscar HO)
at 4:22pm on 22nd June 2016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is a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M+ Sigg Collection: Four Decade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M+ 希克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展覽結束,也得提醒M+決策層,M+是沒有「當代」這東西的。
西九委員會公佈及提交立法局申請撥款的計劃書中列明, M+展藏的是「二十和二十一世紀藝術」,避用了「現代」、「當代」二詞,這刻意避用,反映出M+的獨特思維。「現代」、「當代」二詞均源自西方的歷史、藝術傳統,簡單地以歷史時段界定,泛指西方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中後期的普普藝術這階段的藝術,也可從理念上如求新求「進步」、反傳統、形式主義,追求獨特個人表達以至「前衛」理念,相信藝術領導社會改變的功能等…理論眾多,但都建基於西方藝術的發展脈絡。「當代」意指當前製作的藝術,也可指進入「後現代」階段,再沒有主要流派多元發展,「前衛」觀念消失,西方藝術開始為市場炒賣商品等等,有論者如David Elliott認為「當代」是八十年代各方理論同樣繁多,但思維同是建基於西方歷史文化背景,「M+ 希克中國當代藝術四十年」展覽中的當代,卻是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但即使是根據西方的概念,也不能從展覽中找到理據何必把「當代」放進中國七十年代的藝術。
這以西方「現代」、「當代」概念作所有量度標準,擺脫不了殖民思維,也漠視藝術發展非西方獨有的實況。紐約現代藝術館最近開展一項研究世界各地近代藝術史的計劃,因為承認當今「現代」、「當代」等詞彙用於其他地方不大適合,於是避用上述詞句,改用以時段上世紀六、七十年出現的藝術為研究題目。
西方的「現代」、「當代」概念,放在亞洲完全用不上。簡單舉例,以抽象表現主義為「現代化」對象的現代水墨畫,七十年代仍雄霸香港藝術圈,八十年代新一代藝術工作者回流帶來新動力,「當代」的理念才出現,而這「當代」其實是泛指套用當時西方流行藝術語言的藝術,至於市場主導,當時當然不存在。在中國,八十年代的「前衛」藝術,深信藝術可領導改變,充斥著個人英雄主義、要求破舊立新、相信進步等,八九年初北京那歷史性新一代藝術展,沿用「中國前衛藝術」一詞,這階段即使套用西方定義,也是徹頭徹尾的「現代」。六四後這信些念和熱誠才瓦解,進入犬儒、多元和市場主導的藝術生態,才較接近西方的「當代」。這個「當代」用得大隨便。
M+的構思起初出現時,其獨特思維確曾引起國際關注,因為我們明白「現代」、「當代」,建基於某特別的文化歷史傳統,香港以至亞洲有我們的藝術發展歷程和定義。因此M+的目標,在足以界定自己藝術發展的時段前,與別不同的強調以「二十、二十一世紀藝術」為展藏對象,避用「現代」、「當代」二詞。這裡得強調,有時候為求方便借用「現代」、「當代」二詞可以理解和接受,特別是我們仍在摸索自己的「現代」、「當代」時。但作為重要藝術機構的核心思維,對此基本思想定位毫無觸覺,實令人難過。很明顯M+越來越脫離原有的軌道,被人家牽著鼻子。可能因為M+早已以交給了「人家」統領了。
原文刊於2016年4月3日《立場新聞》。
This review was first published in Stand News, 3 April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