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藝術除了賣錢之外……
何慶基 (Oscar HO)
at 9:03am on 23rd April 2015
(This article, entitled ‘Creating art other than making money’,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三月香港突變成為文化之都,除藝術節外,會展中心的巴塞爾藝術展已成每年的文化盛事,引來大批國際訪客,本地文化機構紛紛舉辦藝術活動呼應,展覽期間幾天,猶如持續不停的文化大派對。藝術展成功把香港定位為亞洲藝術展銷中心,羨煞鄰居如新加坡及上海。九七後特區花巨款推文化搞創意,但掘出的無底深潭如西九文化區,至今仍虛無飄渺。反觀私人機構翻兩番,即把香港變成國際藝術盛事中心。不是說政府不應支援文化發展,但倒得學習人家的實幹和魄力。
巴塞爾藝術展的成功,是充份利用香港的獨特優勢。多年前香港藝術展(巴塞爾藝術展的前身)創辦人來找我,查詢在港搞藝術展銷會的可行性。當時筆者指出,香港絕對有搞這類活動的優勢,因為我們有組織大型活動的專業能力、英語普遍使用、資金出入方便、藝術買賣不用付稅。更重要的,是有新加坡和上海欠奉的藝術表達自由,參展者可自由選擇展出任何東西。(觀乎前陣子有西九董事因政治原因反對M+收藏雨傘運動的藝術創作,令人感覺這香港的獨特文化優勢正被逐漸磨滅。)
作為展銷藝術的商業活動,巴塞爾展無疑十分成功。但對文化藝術有較全面期盼的人,它只算是在某狹隘層面上的成功,甚至有把香港文化發展推向膚淺地純向錢看的危險。無論如何包裝藝術這個大招牌,展銷會仍是個融合藝術、虛榮和金錢的大平台。當然金錢對藝術發展舉足輕重,視之為不吃人間煙火的理想追求,是浪漫的自我蒙騙。梵高朝思夜想著賣畫求財;米開蘭基羅與教宗鬧翻,不是如傳說中的為了藝術尊嚴,而是因為教宗沒有依合約「科水」。
但是,除了錢外,藝術原本有更廣泛、更深層次和多元的個人及社會功能。例如透過藝術表達個人以至群體的感受、期盼和創意的喜悅;透過創作和創意分享結聚社群、鼓勵合作和對話,建構共同價值和文化身份。這些今天看來似是另類的藝術功能,其實是最貼近人類一直以來的創作模式,只是我們逐漸把藝術創作縮窄為只屬於少數受過專業訓練者始能參與的特別活動而已,從而把創作的權利和喜悅,從普通人手中拿掉。在藝術市場的鼓催下,藝術進一步成為讓富人賣弄的工具。
雨傘運動為香港文化發展帶出驚奇,一般市民壓抑不住不滿和憤怒,放下對創作的避忌,拿起筆紙顏料,遍地開花地公開表達感受、理想和價值,隨之而出的是有機的互相和應,建立集體身份認同,把藝術的原有個人、社群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份基於深切需求而爆發出的澎湃創作衝動,在巴塞爾藝術展是看不到的。無論作品如何具批判性或反叛,當掛上價錢牌後便成了商品,放進人家屋中以顯示收藏者的品味或財富,力量相對銳減。事實上今年巴塞爾展作品相當沉悶,反映出在深受市場導向的當代藝術越趨乾枯。
沒有人說藝術不可以追求經濟效益,正如沒有人會反對藝術工作者透過創作養妻活兒,尋求更美好生活。問題是當像巴塞爾展這樣活動對藝術的理解有如斯巨大影響時,往往令社會特別是年輕一代,忽略了藝術對個人以至社群可以有更高更遠的可能性。
單向錢看而忽略其他價值觀的社會,會滋生膚淺單薄沒理想的社會,是最容易操控也是當權者最樂見的社會。這也解釋政客以至一些學者,整天呼籲港人向錢看不要搞麻煩,賺錢至上。要繁榮就要安定,安定就是聽話順從。雨傘運動中的一個不凡成就,就是新一代要告訴我們,他們有更高更遠的理想和訴求。這點,近視得只能看到金錢的人,又怎會明白?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2015年3月23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