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蒙克的自戀與自防
文潔華
at 2:44pm on 10th July 2013
Caption: Edvard Munch - The Modern Eye at Tate Modern Exhibition
Photo courtesy of The Munch Museum and Tate Modern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is a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Edvard Munch: The Modern Eye at Tate Modern.)
還是到了倫敦的現代泰特藝術館觀賞「艾華特˙蒙克:現代眼睛」展覽,才發見蒙克(Munch)這位挪威畫家真的名不虛傳。他的畫作曾經屢次被偷去,亦歷破西方藝術品拍賣的高價;但要親眼看見才口服心服,還要看觀者自己有沒有一個「現代」的心眼。
蒙克於十九世紀挪威的Christiata(今天的奧斯陸)創作時早已顯露他的藝術才華。您細心打量他的筆觸、用色與線條,特別是他中後期的作品,便知道他是如此的得心應手。技術從來不是他的憂慮,題材才是纏繞他一生的感情內容。
蒙克的父親是個虔誠的基督徒,家教甚嚴。少年時代給他慰藉的母親和姐姐蘇菲相繼死於肺癆。從小健康欠佳的他常常以為自己會步姐姐後塵的,難免變得誠徨誠恐,後來筆下的呼喊和死神的蹤影,都在在顯示了他對疾病的恐懼;還有人物黝黑的眼圈和僵硬的面孔,或許繪畫對他是一種心理的「淨除」。
看蒙克的畫,藝術與道德的問題不期然出現。他常常重複一些主題,包括自畫像、姐姐在病床上的描寫、真實生活中跟女人的糾纏、醉酒後的傷人事件……。將自己的私生活(難免也涉及他人的)公開暴露和呈現,容易惹人思疑一個藝術家是否販賣自己悲慘或戲劇性的身世,吸引他人的注意。甚麼是真誠的藝術表達?如何分辨嘩眾取寵?蒙克一段時間把以姐姐蘇菲席坐病床的畫作賣了又畫,畫了又賣,儘管是呼應了十九世紀當時的畫風,人們還是報予非議。但實情如近日皇室成員的裸體照片,人們儘管說是不道德,但銷績甚佳。
蒙克辯說他的畫作每幅都有差異,而且在改良中,所說甚是。對於一個神經兮兮、生活混亂、心裡滿是恐懼與憂慮的人,把恆常的夢魘入畫,是自防的行為,無可厚非,而他也確實把繪畫現代性筆法的粗括,變動不居,濃厚的表達意味,組構成不少感性的實驗。他喜歡把故事(如「哭泣的女人」)放進三幅牆逼狹的房間來敘述;牆與地與床連成了如馬蒂斯「紅房間」般的扁平效果,只是欠缺了後者的絢麗與鎮靜。除了繪畫的空間實驗,還有視覺。展覽展示了一些十九世紀的黑白電影,影像呈現了當時攝影機喜歡直取景深的角度。同樣的眼光同時準確地為蒙克所把握,他筆下的工人活動情況跟紀錄片裡的工業時代幾乎一模一樣。
令人思疑還有他大堆的自拍和自畫像,自己的身影、軀體和手足都被自己捕捉了,情況亦帶點自憐,好像在說:看,我受傷了;看,我可以活存多久,我多憂心……。但蒙克活到八十歲,甚至經歷了納粹的逼迫。他躲藏起來,也不妥協,繼續訴說著自我防守、自戀、自憐、自責、自愛的故事。蒙克不小心地交友和談戀愛,但小心地呵護自己的作品,最後全數送給奧斯陸的人民。您得看這個大塊頭的小孩,八十歲時最後自畫的身影。
Exhibition:
Edvard Munch: The Modern Eye
原文刊於《信報》2012年9月25日 。
First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5 September 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