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評


滿城盡是策展人
何慶基 (Oscar HO)
at 4:04pm on 7th March 2011


傳統而言,策展人是個在幕後研究、監策維修保養藝術品,然後負責把藝術品展示出來的人,他/她是個沉默的學者型中介人。這角色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文獻展》的出現而轉變,策展人作為文化演繹者的角色逐漸出現。但在亞洲,文化活動相對發展遲緩,策展人這行業更是鮮為人知。

1988年當我初入行時,一般人都不知策展人為何方神聖。誰知道二十多年後,策展人在香港以至亞洲地區忽然熱起來,由於策展人無須任何專業認可,在香港現在到處都有人以策展人自居,真有「滿城盡是策展人」之感。 策展人的地位亦因此熱潮而急速提升,隨之而來是空前的自我膨脹。筆者從事策展工作多年,從來沒有在海報或其他宣傳刊物上印出策展人的名稱,唯一以策展人名稱出現的地方,是在展覽場刊的導言內。

反觀香港現在的展覽海報及宣傳廣告,往往大肆張揚策展人的名字,風頭蓋過參展的藝術工作者,猶如策展人才是展覽的明星。作為中介的策展人,已凌駕於藝術工作者之上,自行為自已頭上戴上光環,這種自我膨脹現象實在令人不安。 這現象也不是香港獨有,策展人地位日益吃重,和二十一世紀的藝術「大騷」熱潮有關,這熱潮最鮮明地反映在各地不停湧現的雙年展上。國際藝術活動競爭激烈,各出奇謀爭取注意,大型綜合藝術騷此起彼落。

「造騷」的需求大增,但來來去去都是那群明星展出者,展覽很難再倚賴個別藝術作品來支撐,如果作品上未能有大驚喜,便得倚重別出心裁的展覽題目和獨特的作品組合,找些複雜艱澀的命名,以振高超文化的聲勢。傑出的不再是展出的藝術工作者,而是中介的策展人。策展人的角色吃重,其明星化的現象亦隨之出現。藝術大騷令策展人在這藝術遊戲中地位急升,但也令他們變得膚淺。 自從香港推出空前龐大的西九龍文化區之計劃後,更多人想投身策展工作,以為會機會無窮。

這急速反應,卻正好反映出對博物館運作的無知,以為藝術館的工作,就只有展覽策劃。藝術館是龐大且極複雜的運作機制,內裡需要的專才,又豈止策展人?即使是展覽策劃,又豈止是籌劃展覽,有多少人理解當中的繁複工作?不要談展覽安排的技術性問題,單是處理與政府、公眾、傳媒、贊助商、董事局和藝術界的關係,已令人頭痛。 在亞洲,很多具規模的藝術館都是由政府操控,其運作模式不單保守,而且往往相當封閉。以香港為例,年青人希望從事策展工作,往往只能偶爾在些小型的獨立藝術空間內搞些小展覽,由於展覽機構欠規模缺資源,未能全面學習專業展覽策劃不同環節的繁複工作。即使偶有機會參與較大型的項目,也只是個別項目,曲終人便散,沒有持續發展的機會去探索、去成長。

問題是,有機會在大型機構內工作的,被多年的官僚主義和保守主義的消磨下,已再無生氣創意,只求無災無難無爭議的情況下交功課。機制以外的,即使充滿熱情渴求參與,卻苦無機會,只能在邊緣搞些小動作,未能踄足較完整專業的空間內學習和工作。邊緣化的可以嘗試走進機制內,但這類官僚機制內近親繁殖的傾向強大,即使有機會走進去,如果不是因為不能適應官僚文化而辭退,或是因為願意接受持續的妥協而磨盡所有菱角,最後變成龐大死悶建構的一份子。 文化、藝術的發展,需要整個文化生態圈的平衡配合和支援。一個權力過份傾斜的不平衡機制,不可能會容納到活潑多元的發展。教得書越多,越覺現實的殘酷,培養出不少年青、有理想熱誠,希望從事策展工作,最後發覺眼前是個苦無發展機會的腐朽機制。難怪拿著個小小的策展人名稱把它放大,至少在感覺上好像自已文化發展上有一個角色。


原文刊於《藝術新聞》2010年7月號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