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越南的故事
何慶基 (Oscar HO)
at 10:31pm on 6th March 2011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and is an article about the western influence on Vitnamese contemporary art's development.)
上世紀八十年代,越南的藝術界仍是個細小而親密的處女地。藝術界內的人脈關係簡單友善,每個人都有其在圈中的位置,年長的、或藝術成就被圈內人不成文地公認為較卓越的藝術工作者,往往處於較受尊敬的位置。每年胡志明市的博物館都有藝術聯展,界內人士一般都有機會展出。雖然展出位置可能因應在圈內定位略有不同,但大家基本上接受了各有其位的原則。因為沒有太大利益衝突,沒有競爭的需要,大家相處融洽,對不同風格的包容量也較大。
九十年代開始,全球博物館數量急增,競爭也見越激烈。博物館搜索枯腸,開始向西方人仍視為神秘地方的第三世界尋覓新藝術,以滿足那些不停要求新刺激的觀眾。當西方的博物館開始對越南藝術感興趣後,整個越南的藝術生態圈出現空前變化。
歐美策展人一般都極忙碌,空降越南後只能走馬看花,希望在幾天內盡得了解越南當代藝術,也很自然地根據自已慣常的西方現代藝術標準來評選。西方藝術館走進越南藝術圈子,把整個越南藝術圈生態撕裂。開始有些人因作品近似西方當代藝術而被選上,踏上國際(其實是指西方) 舞台,名利雙收。反而一些在界內位置崇高的藝術工作者,可能因為作品較傳統未能配合西方品味,未被垂青反而有被遺棄之感。於是一批「新派畫」人,頻頻於海外代表越南展出,而他們的作品,亦被塑造為越南文化的標誌。藝術圈被割裂,以往的和諧藝術社群開始分化,怨憤對立日隆,有人被批評為攪創作只為求迎合歐美口味,作品與越南人的生活和文化經驗脫節。隨之而來的還有商業畫廊、收藏家,形勢更混亂、更分化。
越南的故事,我們都太熟悉了,這是個第三世界文化生態圈受干擾的典型例子。我不想美化在西方博物館進入侵前的越南藝術圈景象,事實上中國人對那長幼高低有序的藝術圈架構也認識甚深,當中不乏令人不快的經驗。問題的核心,是一種本土發展出來的生態模式,被另一種模式所取代,而這也是個放在任何發展中地區也十分近似的模式。最後走出來的,是一種仿照西方,亦由西方主導的模式。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謂的「全球化」的過程。
藝術往往是權力架構的反映,當代藝術的所謂國際藝術語言,其實牢牢的與西方(先是歐洲,二次大戰後是美國) 緊密相扣。這不單是藝術的表達形式,也包括討論藝術的方法和詞彙,以至展覽的模式,均與西方現代/當代藝術的思維串連。例如現時普遍接納的雪白憩靜的展覽空間(又稱白盒子),主要是來自三十年代紐約現代藝術館首任館長亞法.巴瓦(Alfred Barr)的設計,展覽所採取的模式,是要觀眾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單純地觀賞藝術品,藝術是要與現實世界完全割離,鼓吹的是純形式主義的欣賞態度。但這只是一種的觀看態度,卻成為廣泛使用並拉納為所謂國際化、全球化的觀賞態度。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踏上所謂「國際化」的大路上時,有多少時候是被人家牽著鼻子走?而這些因為說上同語言被推捧出來的藝術,在文化以至日常生活經驗上,對本土觀眾又有多少實際的意義?而在接受社會應該不斷演變和調節的大前題下,這個「國際化」的過程,對經長年累月而發展出來的文化生態,又有什麼意義?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場景壯闊,情況也十分複雜,但在西方主導當代藝術發展的強大潮流下,越南的情況,是個值得參考的好例子。
原文刊於《當代藝術新聞》2009年8月號
上世紀八十年代,越南的藝術界仍是個細小而親密的處女地。藝術界內的人脈關係簡單友善,每個人都有其在圈中的位置,年長的、或藝術成就被圈內人不成文地公認為較卓越的藝術工作者,往往處於較受尊敬的位置。每年胡志明市的博物館都有藝術聯展,界內人士一般都有機會展出。雖然展出位置可能因應在圈內定位略有不同,但大家基本上接受了各有其位的原則。因為沒有太大利益衝突,沒有競爭的需要,大家相處融洽,對不同風格的包容量也較大。
九十年代開始,全球博物館數量急增,競爭也見越激烈。博物館搜索枯腸,開始向西方人仍視為神秘地方的第三世界尋覓新藝術,以滿足那些不停要求新刺激的觀眾。當西方的博物館開始對越南藝術感興趣後,整個越南的藝術生態圈出現空前變化。
歐美策展人一般都極忙碌,空降越南後只能走馬看花,希望在幾天內盡得了解越南當代藝術,也很自然地根據自已慣常的西方現代藝術標準來評選。西方藝術館走進越南藝術圈子,把整個越南藝術圈生態撕裂。開始有些人因作品近似西方當代藝術而被選上,踏上國際(其實是指西方) 舞台,名利雙收。反而一些在界內位置崇高的藝術工作者,可能因為作品較傳統未能配合西方品味,未被垂青反而有被遺棄之感。於是一批「新派畫」人,頻頻於海外代表越南展出,而他們的作品,亦被塑造為越南文化的標誌。藝術圈被割裂,以往的和諧藝術社群開始分化,怨憤對立日隆,有人被批評為攪創作只為求迎合歐美口味,作品與越南人的生活和文化經驗脫節。隨之而來的還有商業畫廊、收藏家,形勢更混亂、更分化。
越南的故事,我們都太熟悉了,這是個第三世界文化生態圈受干擾的典型例子。我不想美化在西方博物館進入侵前的越南藝術圈景象,事實上中國人對那長幼高低有序的藝術圈架構也認識甚深,當中不乏令人不快的經驗。問題的核心,是一種本土發展出來的生態模式,被另一種模式所取代,而這也是個放在任何發展中地區也十分近似的模式。最後走出來的,是一種仿照西方,亦由西方主導的模式。這大概就是我們所謂的「全球化」的過程。
藝術往往是權力架構的反映,當代藝術的所謂國際藝術語言,其實牢牢的與西方(先是歐洲,二次大戰後是美國) 緊密相扣。這不單是藝術的表達形式,也包括討論藝術的方法和詞彙,以至展覽的模式,均與西方現代/當代藝術的思維串連。例如現時普遍接納的雪白憩靜的展覽空間(又稱白盒子),主要是來自三十年代紐約現代藝術館首任館長亞法.巴瓦(Alfred Barr)的設計,展覽所採取的模式,是要觀眾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單純地觀賞藝術品,藝術是要與現實世界完全割離,鼓吹的是純形式主義的欣賞態度。但這只是一種的觀看態度,卻成為廣泛使用並拉納為所謂國際化、全球化的觀賞態度。
當我們興致勃勃地踏上所謂「國際化」的大路上時,有多少時候是被人家牽著鼻子走?而這些因為說上同語言被推捧出來的藝術,在文化以至日常生活經驗上,對本土觀眾又有多少實際的意義?而在接受社會應該不斷演變和調節的大前題下,這個「國際化」的過程,對經長年累月而發展出來的文化生態,又有什麼意義?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場景壯闊,情況也十分複雜,但在西方主導當代藝術發展的強大潮流下,越南的情況,是個值得參考的好例子。
原文刊於《當代藝術新聞》2009年8月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