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港、台之間
何慶基 (Oscar HO)
at 10:17am on 30th May 2009
曾德成訪台灣之際,筆者剛在台中國立美術館就台灣藝術工作者侯俊明的展覽演講。當地傳媒對局長訪台沒太多報道,在港卻引起相當反響,指出是兩岸在經貿文化交流的新階段。陳水扁當政期間兩岸關係緊張,本地官員對台灣文化活動有所避忌,台灣方面亦不見積極,駐港文化機構如光華文化促進中心亦因資源縮減,無復江素蕙女士執掌時的活躍。但即使在官方關係冷淡日子,兩地民間層面的交流則從沒間斷,因為大家有特殊的共通點。
八十年代新衝擊
七九年大陸開放改革引發一股當代藝術浪潮,八十年代中的「八五新潮」,各種藝術實驗紛紛湧現,八九年的《中國當代藝術展》更標誌着這浪潮洶湧至高峰(也預告了悲劇的來臨);台灣八七年解嚴後,自由的環境及對本土文化身份的關注,牽動一股文化熱潮,其衝擊直達香港,印象中當時本地文化界對台灣的新藝術如小劇場相當關注;而香港在這階段,正要面對九七回歸的空前大轉變。從文化藝術角度而言,這階段確是兩岸三地文化發展的大時代。
視覺藝術方面,台灣對筆者來說是個重要策展對象。香港藝術圈細小,策展人有必要擴張策展範疇,同文同種的台灣和大陸自然是首選對象。九十年代香港是全球推介大陸當代藝術的核心平台,在演繹介紹台灣當代藝術方面工作,香港也有一定成績。
一九八八年筆者任職藝術中心後的首個展覽,就是台灣攝影者阮義忠的《人與土地》,其後兩年相繼展出林壽鎰、洪通的作品,前二人的攝影有強烈鄉土感覺,洪通更加以台灣民俗色彩濃烈的純樸藝術見稱。或許這策展取向,也反映出在城市長大的香港人對鄉土感覺的嚮往。筆者喜歡跟台灣藝術工作者合作,他/她們大都認真而謙和,部分還有點可愛的鄉里單純,極少會遇上滿腦子想着推銷和賺錢的藝術工作者。
港、台的共同經驗
兩岸三地在九十年代各自面對不同的巨大文化衝擊,放在一起參照比較,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九十年代中藝術中心便曾舉辦《中、港、台當代攝影展》,以及和台北當代藝術館現任館長石瑞仁聯合策劃《香港、上海、台北當代藝術展》。台灣在日趨強大的中國邊緣,試圖建立自我文化身份的努力,對行將回歸中國,開始關注本土文化身份的香港,無疑具參考價值。
一九九六年大陸年輕新進的宋冬、林一林及台灣的吳傌俐和「六腳侯氏」侯俊明應邀來港居住一個月,呼應香港回歸的景況進行創作。侯俊明以製作造型怪異、民間色彩強烈的木刻見稱,是台灣新一代當代藝術的表表者(同年筆者策劃丹麥《貨櫃箱96》展覽亞洲部分時,邀請他作台灣代表)。當時侯俊明在港設立「痛苦熱線」,讓港人盡訴回歸前的苦惱焦慮。同時他製作如民間釋世文的大型版畫,於港九街頭到處張貼,道盡港人積孽,引致當前苦痛下場,最後他更上街進行罪人遊街示眾的表演。
該次活動有中大學生協助製作,當時其中一個學生是現時備受矚目的石家豪。石家豪的作品現已廣為人知,其手繪工筆畫自有個人風格,但以怪異人物為題,述說些荒誕景況,卻又與侯俊明的作品有相近之處,這正是兩地文化互動的良好例證。
中華藝術外銷中心
回歸後兩地民間交流從未中斷,二○○六及二○○七年便連續有大型台灣公共藝術在港展出。回歸後本地最大型的台灣當代藝術展,要算是二○○○年港、台在藝術中心共同策劃的《粉樂町—台灣當代藝術展》,由於展覽反應良好,決定把展覽帶到海外,剛好筆者找到澳洲柏斯藝術中心短期內提供場地,於是展覽翌年初在柏斯展出。展覽空前成功,該中心首次出現排隊參觀的人龍。展覽完結後幾個月,在威尼斯碰上當時是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在提及《粉樂町》時,他半說笑地說,這是個「台灣製造、香港外銷」的成功例子(諷刺的是,筆者可以為台灣在海外搞個大型當代藝術展,反而香港尚未有足夠支援,為本地藝術界在海外搞類似的大型展覽)。
和台灣的文化界朋友交談,發覺兩地今天仍面對不少近似的問題,例如藝術工作者和文化管理人走向大陸,人才外流對本地文化發展的影響。但核心的問題是,當中國大陸無論在經濟或文化上均日益強大,在文化上兩岸如何為自己定位,以免被邊緣化?這個定位將會是怎樣?抑或是全然投入「食住條水」搭中國的順風車?如果是後者,如何在順風車內找自己的座位?同樣受中華文化影響和經歷殖民統治,但地緣、歷史和發展經驗卻迥異的港、台,絕對可以是供互相學習、參照的文化夥伴,可以做的還可以很多。
八十年代新衝擊
七九年大陸開放改革引發一股當代藝術浪潮,八十年代中的「八五新潮」,各種藝術實驗紛紛湧現,八九年的《中國當代藝術展》更標誌着這浪潮洶湧至高峰(也預告了悲劇的來臨);台灣八七年解嚴後,自由的環境及對本土文化身份的關注,牽動一股文化熱潮,其衝擊直達香港,印象中當時本地文化界對台灣的新藝術如小劇場相當關注;而香港在這階段,正要面對九七回歸的空前大轉變。從文化藝術角度而言,這階段確是兩岸三地文化發展的大時代。
視覺藝術方面,台灣對筆者來說是個重要策展對象。香港藝術圈細小,策展人有必要擴張策展範疇,同文同種的台灣和大陸自然是首選對象。九十年代香港是全球推介大陸當代藝術的核心平台,在演繹介紹台灣當代藝術方面工作,香港也有一定成績。
一九八八年筆者任職藝術中心後的首個展覽,就是台灣攝影者阮義忠的《人與土地》,其後兩年相繼展出林壽鎰、洪通的作品,前二人的攝影有強烈鄉土感覺,洪通更加以台灣民俗色彩濃烈的純樸藝術見稱。或許這策展取向,也反映出在城市長大的香港人對鄉土感覺的嚮往。筆者喜歡跟台灣藝術工作者合作,他/她們大都認真而謙和,部分還有點可愛的鄉里單純,極少會遇上滿腦子想着推銷和賺錢的藝術工作者。
港、台的共同經驗
兩岸三地在九十年代各自面對不同的巨大文化衝擊,放在一起參照比較,是值得深入探討的課題。九十年代中藝術中心便曾舉辦《中、港、台當代攝影展》,以及和台北當代藝術館現任館長石瑞仁聯合策劃《香港、上海、台北當代藝術展》。台灣在日趨強大的中國邊緣,試圖建立自我文化身份的努力,對行將回歸中國,開始關注本土文化身份的香港,無疑具參考價值。
一九九六年大陸年輕新進的宋冬、林一林及台灣的吳傌俐和「六腳侯氏」侯俊明應邀來港居住一個月,呼應香港回歸的景況進行創作。侯俊明以製作造型怪異、民間色彩強烈的木刻見稱,是台灣新一代當代藝術的表表者(同年筆者策劃丹麥《貨櫃箱96》展覽亞洲部分時,邀請他作台灣代表)。當時侯俊明在港設立「痛苦熱線」,讓港人盡訴回歸前的苦惱焦慮。同時他製作如民間釋世文的大型版畫,於港九街頭到處張貼,道盡港人積孽,引致當前苦痛下場,最後他更上街進行罪人遊街示眾的表演。
該次活動有中大學生協助製作,當時其中一個學生是現時備受矚目的石家豪。石家豪的作品現已廣為人知,其手繪工筆畫自有個人風格,但以怪異人物為題,述說些荒誕景況,卻又與侯俊明的作品有相近之處,這正是兩地文化互動的良好例證。
中華藝術外銷中心
回歸後兩地民間交流從未中斷,二○○六及二○○七年便連續有大型台灣公共藝術在港展出。回歸後本地最大型的台灣當代藝術展,要算是二○○○年港、台在藝術中心共同策劃的《粉樂町—台灣當代藝術展》,由於展覽反應良好,決定把展覽帶到海外,剛好筆者找到澳洲柏斯藝術中心短期內提供場地,於是展覽翌年初在柏斯展出。展覽空前成功,該中心首次出現排隊參觀的人龍。展覽完結後幾個月,在威尼斯碰上當時是台北市長的馬英九,在提及《粉樂町》時,他半說笑地說,這是個「台灣製造、香港外銷」的成功例子(諷刺的是,筆者可以為台灣在海外搞個大型當代藝術展,反而香港尚未有足夠支援,為本地藝術界在海外搞類似的大型展覽)。
和台灣的文化界朋友交談,發覺兩地今天仍面對不少近似的問題,例如藝術工作者和文化管理人走向大陸,人才外流對本地文化發展的影響。但核心的問題是,當中國大陸無論在經濟或文化上均日益強大,在文化上兩岸如何為自己定位,以免被邊緣化?這個定位將會是怎樣?抑或是全然投入「食住條水」搭中國的順風車?如果是後者,如何在順風車內找自己的座位?同樣受中華文化影響和經歷殖民統治,但地緣、歷史和發展經驗卻迥異的港、台,絕對可以是供互相學習、參照的文化夥伴,可以做的還可以很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