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曾吳作品《對聯/對練》
敖樹克 (Gerard HENRY)
at 4:45pm on 19th April 2016
Captions :
1. Images from the experimental film Duilian
2. Qiu Jin (秋瑾)
3. Wu Tsang (曾吳), artist
4. boychild, artist
All photos courtesy of the Spring Workshop, Hong Kong and Galerie Isabella Bortolozzi, Berlin. Photos: Ringo Tang.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written in French, is a review of the film and exhibition 'Duilian: Wu Tsang'.)
這組媒體影裝置作品是以華裔藝術家曾吳的新片《對聯/對練》為展覽核心,以視覺藝術演繹著名中國革命家暨詩人秋瑾(1875-1907) 的寫作與人生。內容着重於描寫她與其書法家朋友吳芝瑛 (1868-1934) 之間的親密關係。前者成為了中國富傳奇性色彩的人物,而後者則較少人認識。她們之間的愛情關係鮮為人知,官方史料對這方面的資料也幾乎是隻字不提,雖然中國共黨將秋瑾塑造成為革命而犧牲的英雌。
秋瑾出生於福建的廈門,1896年結婚,之後隨丈夫遷往北京,但沒多久便挺起反抗在清政府管治下對女性的不公平對待。她穿著男性化的服裝,喜習武術,尤其是劍術。1906年,她拋下家人和丈夫到日本留學,並加入「共愛會」── 由一群特立獨行的金蘭姊妹所組成的秘密團體,她們就是曾吳的電影中的「刀劍姊妹」。
1906年秋瑾回到中國,之後創辦了《中國女報》,又與人一同創辦了明道女子學堂。這位革命家為了推反滿清政府多次嘗試起義均告失敗,最終於1907年7月15日在紹興被斬首。1913年,孫中山為她建造了一座紀念碑。她的著作只有很少得以留存於世,其中包括她的小說《精衛石》二十章中的六章。她的《巾幗英雄》像立於上海共產主義博物館內,亦有不少電影是以「鑑湖女俠」來描寫這位女革命家的。
可惜歷史對女書法家吳芝瑛並沒有像對秋瑾那樣推崇備致。1908年2月,吳芝瑛與另一位女權主義的詩人徐自華將秋瑾葬於杭州西泠橋畔,當時有百多人出席喪禮。
之後二人為了逃避清政府而躲藏起來,而秋瑾在西湖的墓亦隨即被清政府拆毀。吳芝瑛一直都活躍於革命運動,然而,當秋瑾的形像日益光芒四射,她的形像卻愈來愈變得暗淡無光。曾吳的研究便是以這段歷史為背景,並着重描寫這兩位女性的親密關係和吳芝瑛這個人物。在中國的歷史文獻中,同性戀關係,無論是男同性戀或女同性戀往往都是被隱沒的,或被表述為某種隱晦的暗示。曾吳的這個研究計劃歷時多年,她翻查了無數與這兩名女性有關的書信文獻。曾吳在 Spring 工作室進行將近一年的駐留計劃,這《對聯/對練》項目是由 Spring 工作室總監李綺敏協助發展。
影片有部份是在香港仔的一艘富殖民時代色彩的帆船上拍攝,影片中不同的時代重疊交替,着重描寫一群金蘭姊妹的生活,是她們讓秋瑾發現了自己對武術的興趣和性取向。片中有精彩的劍舞。女劍俠秋瑾由行為藝術家 Boychild 飾演,而女書法家吳芝瑛則由曾吳親自演繹。她們分別代表兩個對立但卻又互相補足的象徵。她們對愛情和革命有着同樣的熱誠,一個以血洗禮,另一個利用筆墨,她們就像一個被一分為二的軀體。
本文原刊於《東西譚》2016年3-5月.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Paroles, No. 249, March to May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