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展覽暴力
何慶基 (Oscar HO)
at 6:28pm on 11th April 2011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and is a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Kid Photographer - Photo Installation Exhibition - A Journey into a Child's World”)
什麼是暴力?當年紀老邁的婆婆為了十元八塊,要在車輛橫飛的馬路上推動沉重紙皮,日復一日,直至老死為止。這就是暴力! 什麼是暴力?當七、八歲的小孩,瑟縮於無窗小間板房,夢想可以有錢參加課外活動或晚餐可以多點東西吃。這是暴力! 官員政客衣冠楚楚,正義凜然,侃談擲栗米班塊飯如何不可取,卻無視社會中更大的暴力。
盡享不公義社會裡各種特權的人,當然看不見這深層暴力。拾癈紙婆婆,也不了解為何要受苦,只怨生出來命苦。或許孩童眼睛,可看多一點。 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舉辦的《童.影.想》展覽,就是利用童真的眼睛來看這深層暴力。展覽十分粗糙,只是一系列照片,連同文字裝裱於多塊發泡膠片上,但卻不減其震撼力,因為展覽的感染力,來自作品述說的故事而非它們的造型。展品來自協會舉辦的兒童攝影組工作坊,展出廿一位小孩在攝影義工導師扶助下,拍攝出他們的深水埗生活寫照。這類社群藝術展覽,有一基本目的,是透過藝術展示香港貧窮面,引發對弱勢社群的關注。
策劃針對弱勢社群的藝術展難度甚高,需要敏感觸覺,稍不小心,原要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顯示他們的窘境,在爭取權益過程將他人的痛苦戲劇化,卻容易變成把悲情敗賣換取利益的另類剝削。另一方面,彰顯即使貧窮仍保持活潑開朗生命力,處理不宜容易把貧窮戲劇化甚至浪漫化。更重要的,是策劃過程中容許這群常被人家指指點點的社群,能有一定的參與甚至主導整項活動。 展覽照片分成四主題,分別是「紙皮」、「慳.生活」、「玩.樂」、「三十平方呎」和「社區.權利.爭取」,據說此分類是工作坊參與者的集體決定,但肯定當中有高人指點,因為這展覽構成顯示謹慎的平衡和清晰的目標。展覽從收集紙皮作活做引子,帶出生活逼人景況,跟著是「慳.生活」是對苛刻生活的調節。「玩.樂」帶來一個較人性化的轉調,顯示孩童即使在困難環境,仍保留窮快樂的童真。但調子很快回轉,「三十平方呎」透過他們的狹小居所,展現那常人不可能生活的生活空間。最後「社區.權利.爭取」帶出的,才是展覽目的,就是要組織社區,爭取權利。策展結構清晰,循序漸進的帶至最後目標,在展示貧窮的酸苦又不忘保留點尊嚴和樂趣。
當然,要求從未擁有相機的小童,在半年內製作卓越作品是不切實際,反正不是美學形式的探索,內裡道述的故事始為重要。作品都附上攝影者的評述,有時候極盡簡單直接,但加上文字後意義大有不同,例如四件普通餅店蛋糕,十五歲王志偉寫上「走進蛋糕店,發覺蛋糕好像很好吃…」,攝影所捕捉的慾望投射對象,竟然不凡不了的小蛋糕。九歲林泳茵拍下快餐店照片,寫上「大家樂是有錢人食的」,苦澀中又帶有點幼稚可愛。 這類型的社區藝術展,作品的造型、技巧絕非最重要,但卓越的表現手法,能加強訊息的傳遞,當中一些照片,特別是工作坊內參與者互拍的照片,有些效果強烈。 林敏華《重重的紙皮》從低角度拍攝,觀者馬上面對的是重重的紙皮,紙皮堆向上引是林敏華的寫照,與紙皮堆在畫面上構成的三角形,加強那宏實感覺,手拿紙皮不卑不亢,貧窮中仍把持尊嚴,與旁邊的拾荒的媽媽相互呼應,兩代人同時為貧窮掙扎,是咬緊牙根的努力,也是社會不公的寫照,但她就圖片的論述只是「我們檢紙皮箱時的表情」,平淡而沒半點怨憤。 林泳茵的《日日都要行沒錢乘車》,像是在開始她的日日行之前突然回首,背景空寥,引領前行的只有長長地面裂縫,黑白對比強烈,觀者是要近距離面對這像是質疑、像是苦惱的幼童面孔。
作品如能適當裝裱,讓作品放大點來獨立展出,效果會更強烈。可能因資源所限,展品只以海報形式把多張照片排列在一大發泡膠片上,加上膠片用上太多其他色彩,削弱了作品的震撼力。 社區組織協會自2009年舉辦《活在西九》以來,對這類透過藝術去讓公眾了解弱勢社群並為他們爭取權益的活動,已經拿捏得相當成熟,在顯示貧困卻沒有販賣悲情,在展現他們的樂觀堅毅又沒有浪漫化貧窮的痛苦。社群藝術重建把藝術積極呼應社會需要的功能,藝術除了自我表現,或是供炒賣收藏外,它原是還有很多功能的,例如像《童.影.想》這展覽,述說一下我們社會中每天都重覆出現的赤裸裸暴力。 後記:今天特區政府將正式控告青少年暴力襲擊曾特首。
展覽:《童.影.想 攝影裝置展覽 - 遨遊孩子的世界) (Kid Photographer - Photo Installation Exhibition - A Journey into a Child's World)
日期:14 - 19.3.2011 展場:少勵畫廊 (Schoeni Art Gallery) 《童.影.想 攝影裝置展覽 - 遨遊孩子的世界》於中環的展覽已結束,將會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再展出,詳情請留意網頁: http://www.soco.org.hk/artwalk2011/index.htm。 原文刊於《信報》2011年3月31日 First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31 March 2011.
什麼是暴力?當年紀老邁的婆婆為了十元八塊,要在車輛橫飛的馬路上推動沉重紙皮,日復一日,直至老死為止。這就是暴力! 什麼是暴力?當七、八歲的小孩,瑟縮於無窗小間板房,夢想可以有錢參加課外活動或晚餐可以多點東西吃。這是暴力! 官員政客衣冠楚楚,正義凜然,侃談擲栗米班塊飯如何不可取,卻無視社會中更大的暴力。
盡享不公義社會裡各種特權的人,當然看不見這深層暴力。拾癈紙婆婆,也不了解為何要受苦,只怨生出來命苦。或許孩童眼睛,可看多一點。 由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舉辦的《童.影.想》展覽,就是利用童真的眼睛來看這深層暴力。展覽十分粗糙,只是一系列照片,連同文字裝裱於多塊發泡膠片上,但卻不減其震撼力,因為展覽的感染力,來自作品述說的故事而非它們的造型。展品來自協會舉辦的兒童攝影組工作坊,展出廿一位小孩在攝影義工導師扶助下,拍攝出他們的深水埗生活寫照。這類社群藝術展覽,有一基本目的,是透過藝術展示香港貧窮面,引發對弱勢社群的關注。
策劃針對弱勢社群的藝術展難度甚高,需要敏感觸覺,稍不小心,原要為弱勢社群爭取權益,顯示他們的窘境,在爭取權益過程將他人的痛苦戲劇化,卻容易變成把悲情敗賣換取利益的另類剝削。另一方面,彰顯即使貧窮仍保持活潑開朗生命力,處理不宜容易把貧窮戲劇化甚至浪漫化。更重要的,是策劃過程中容許這群常被人家指指點點的社群,能有一定的參與甚至主導整項活動。 展覽照片分成四主題,分別是「紙皮」、「慳.生活」、「玩.樂」、「三十平方呎」和「社區.權利.爭取」,據說此分類是工作坊參與者的集體決定,但肯定當中有高人指點,因為這展覽構成顯示謹慎的平衡和清晰的目標。展覽從收集紙皮作活做引子,帶出生活逼人景況,跟著是「慳.生活」是對苛刻生活的調節。「玩.樂」帶來一個較人性化的轉調,顯示孩童即使在困難環境,仍保留窮快樂的童真。但調子很快回轉,「三十平方呎」透過他們的狹小居所,展現那常人不可能生活的生活空間。最後「社區.權利.爭取」帶出的,才是展覽目的,就是要組織社區,爭取權利。策展結構清晰,循序漸進的帶至最後目標,在展示貧窮的酸苦又不忘保留點尊嚴和樂趣。
當然,要求從未擁有相機的小童,在半年內製作卓越作品是不切實際,反正不是美學形式的探索,內裡道述的故事始為重要。作品都附上攝影者的評述,有時候極盡簡單直接,但加上文字後意義大有不同,例如四件普通餅店蛋糕,十五歲王志偉寫上「走進蛋糕店,發覺蛋糕好像很好吃…」,攝影所捕捉的慾望投射對象,竟然不凡不了的小蛋糕。九歲林泳茵拍下快餐店照片,寫上「大家樂是有錢人食的」,苦澀中又帶有點幼稚可愛。 這類型的社區藝術展,作品的造型、技巧絕非最重要,但卓越的表現手法,能加強訊息的傳遞,當中一些照片,特別是工作坊內參與者互拍的照片,有些效果強烈。 林敏華《重重的紙皮》從低角度拍攝,觀者馬上面對的是重重的紙皮,紙皮堆向上引是林敏華的寫照,與紙皮堆在畫面上構成的三角形,加強那宏實感覺,手拿紙皮不卑不亢,貧窮中仍把持尊嚴,與旁邊的拾荒的媽媽相互呼應,兩代人同時為貧窮掙扎,是咬緊牙根的努力,也是社會不公的寫照,但她就圖片的論述只是「我們檢紙皮箱時的表情」,平淡而沒半點怨憤。 林泳茵的《日日都要行沒錢乘車》,像是在開始她的日日行之前突然回首,背景空寥,引領前行的只有長長地面裂縫,黑白對比強烈,觀者是要近距離面對這像是質疑、像是苦惱的幼童面孔。
作品如能適當裝裱,讓作品放大點來獨立展出,效果會更強烈。可能因資源所限,展品只以海報形式把多張照片排列在一大發泡膠片上,加上膠片用上太多其他色彩,削弱了作品的震撼力。 社區組織協會自2009年舉辦《活在西九》以來,對這類透過藝術去讓公眾了解弱勢社群並為他們爭取權益的活動,已經拿捏得相當成熟,在顯示貧困卻沒有販賣悲情,在展現他們的樂觀堅毅又沒有浪漫化貧窮的痛苦。社群藝術重建把藝術積極呼應社會需要的功能,藝術除了自我表現,或是供炒賣收藏外,它原是還有很多功能的,例如像《童.影.想》這展覽,述說一下我們社會中每天都重覆出現的赤裸裸暴力。 後記:今天特區政府將正式控告青少年暴力襲擊曾特首。
展覽:《童.影.想 攝影裝置展覽 - 遨遊孩子的世界) (Kid Photographer - Photo Installation Exhibition - A Journey into a Child's World)
日期:14 - 19.3.2011 展場:少勵畫廊 (Schoeni Art Gallery) 《童.影.想 攝影裝置展覽 - 遨遊孩子的世界》於中環的展覽已結束,將會在尖沙咀文化中心再展出,詳情請留意網頁: http://www.soco.org.hk/artwalk2011/index.htm。 原文刊於《信報》2011年3月31日 First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31 March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