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美人魚和盧亭:港人文化身份的隱喻
何慶基 (Oscar HO)
at 12:15pm on 26th February 2016
圖片說明:
1. 1997年的展覽,以叛逆者(指盧亭)的後裔作起點
2. 台灣藝術工作者侯俊明為盧亭作墓誌銘
(This article entitled 'The Mermaid and Lu Ting: A Metaphor of Hong Kong’s Cultural Identity'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周星馳的《美人魚》上演後,先後收到朋友口訊,告訴我周星馳片中提及「盧亭」的故事,並以此比喻香港的特殊文化身份,而國內及香港亦提及該片論及盧亭,背後是關於香港本土文化。匆匆往往圓方夜看此片,那段朋友述說有關盧亭的一段,竟然被刪去!實令人憤怒,因為正如國內影評人奇愛博士指出,盧亭所引伸的香港文化身份的議題,才是電影的核心。
十九年前努力建立的一個本土神話人物,終於走了出來,當然是興奮。1997 年6 月 30 日香港回歸中國儀式正在會展中心舉行之際,對面的藝術中心一個呼應回歸的《香港三世書》展覽正開幕,而這展覽的核心人物,正是「盧亭」這半人半魚的港人祖先。
九十年代香港文化身份一直是我探討的課題,有感於香港缺乏本身的歷史符號,搜索枯腸尋找本土的神話故事,偶爾找到一段短文字介紹大嶼山那半人半魚的動物盧亭。根據再度研究所得零碎資料,得知盧亭又名「盧餘」,乃東晉期間地方民變首領盧循追隨者,曾幾乎攻進廣州,後戰敗餘下追隨者被追殺逃至大奚山(今大嶼山),過著非人的避世生活。這被迫逃難,生活介乎兩個空間(水與陸)的邊緣動物,對我來說,正好是香港文化身份的活寫照!
當時決定以盧亭這罕有的本土神話人物,呼應九七回歸大日子,邀請些文化學術界朋友,包括梁文道和董啟章,根據所得的零碎盧亭資料,「老作」地深化建立一個香港的神話符號,但這不是天馬行空的亂作,所有關於盧亭的虛構故事,都希望是個隱喻,更深層地反映出香港的歷史和文化特色。例如展覽強調盧亭與蜑家的宗族關係,以配合展覽下半部論述蜑家一直受到中國歷朝和英人的歧視壓迫,不能自主,以喻港人悲慘命運。
歷史故事作好後,便邀請本地藝術工作者根據故事再加自己的想像,創製「考古新發現」作展覽用。展覽除探討香港文化身份外,還多層面的質疑撰寫歷史的權力和模式,和挑戰博物館的虛假權威,這裡不贅。展覽展出後,除少數人如李歐梵教授反應興奮外,本地觀眾反應冷淡,實有點失望,反而挪威、英、美、德等地紛紛邀約講述此展覽。但是為香港策劃的展覽不為本土人所認知,心底倒有點悶氣。不單近年出現些有關盧亭的文章,戲劇界亦以此為題,2011 年無線電視的《香港玄案》其中一集盧亭為主題,而周星馳的電影更以此作故事起點,或許盧亭這半人半魚、生活於兩個空間的被受壓迫者,確能反映出我們的當前感受。
原文刊於《立場新聞》,2016年2月22日。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Stand News, 22 February 20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