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為甚麼要看畢加索
文潔華
at 11:36am on 15th October 2013
(This article, entitled Why do I have to see Picasso?,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沙田文化博物館畢加索展覽門票已售罄至七月中;展場門外中學生列隊等候入場。場館內導賞員努力地介紹這批畢加索不同階段的藝術代表作,這顯然是一件吃力的事情。我一面觀賞一面聆聽導賞員們淺出的介紹。他們知道香港中學生對畢加索的藝術成就並無認識,連本地唯一一所名正言順要教授藝術史的中學,關於畢加索的甚麼「藍色時期」與「粉紅色時期」都只有短短幾行的資料提供,更莫問他的藝術探索與方向。
但我還是感動的,因為相信上佳藝術的力量,總會令到一些人的成長受到衝擊和影響。畢加索的作品應該可以做到這一點。聽導賞們的介紹,感到他們的汗水與力竭聲嘶,但轉頭過來看畢加索的文字,感覺倒是十分清涼。展覽把代表作跟藝術家的生平年表、出道情況,如何從藝術風格上的原始主義發展到立體主義、古典時期、超現實主義、內戰與納粹再到他的民間藝術年代等,盡量作簡括的介紹,同時翻譯了展覽附帶的官方文字,包括藝評家常用的表達方式和辭彙作「忠實」的報導。謝謝展覽把畢加索的豪語摘錄下來跟展品一同展出。他的豪情躍然於他的菁英主義以及調侃式的言語裡。
「一個人所做的事就是他所可以做得到的,而不是他其實想做些甚麼。」「繪畫就是生命的直接呈現。」「成就青春是一條很長的路。」「母親跟我說:『如果要當兵就要當將軍,要做僧侶就要當教皇。』「結果我做了畫家並當上了畢加索。」「我不過是透過這些遊戲,此等無聊之事以及撲朔迷離的畫作來自娛;結果我成名了……而我只不過是一個了解我的時代的大娛樂家。」「藝術就是去除不必要的事情。」上述語句分別屬於畢加索語錄裡論成就、活動、年紀、野心、娛樂及藝術等範疇,因為他的慧黠、過剩的精力、肆意的情愛和無窮的欲望,語句正如他的作品一樣累積了千萬。前來參觀展覽的觀眾有部分已在世界不同地方看過「男子女像」、「坐扶手椅的女子」和「扮女角的保羅」等好幾次了,但初看畢加索的香港中學生,從他不同時期的作品以及豪情邁語中可能得到些甚麼?
排隊進場的莘莘學子的來訪雖然是一道安排,但他們的全神貫注,一心想消化和吸納畢加索,仍是叫人感動的。至少還有這樣的大名字喚起這份衝動,仍可相信看的人會著迷於一個人一生七十年來的孜孜不倦,自我投情,不顧世人的目光,且無所畏懼。展場內有他一九四O年於納粹虎視眈眈的情況下,關起門窗所生產的一批幽暗作品,內容滿是童趣。生命力的展示就是畢加索。
畢加索 ─ 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珍品展
@香港文化博物館
原文刊於《信報》2012年7月3日 。
First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3 July 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