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沒有缺席的艾未未
文潔華
at 12:14pm on 19th December 2013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is a review of ‘Ai Weiwei Absent’ exhibition.)
「艾未未˙缺席」在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一陣子了,慕名參觀的人不少,我也發覺展館的空間真的能跟艾未未的作品混融一起,且不能想像它們如果在香港藝術館展出將會怎樣,甚至有沒有展出的可能。
藝術展館的優點在乎空間的靈活運用,台北市立美術館的高橫面寬闊,不然的話,艾未未的「永久自行車」裝置中的一千餘輛腳踏車以及其龐大的結構體便不可能出現。這件展品藏於館內,抵達之前還有不少值得注意的作品。
「十二生肖」的青銅雕塑獸首在館入口處作迎賓,這系列靈感據說源於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原品,一八六O年火燒圓明園後確曾有過一番蒼桑的故事。如今艾未未的這系列複製品直立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那份不配套及跡近陰森的煞感便顯得特別沉重,這份愁煞比策展者所謂的省思諷刺,陳腐傷痛和無知愚昧來得更為直接。
入主場處的兩道畫牆掛滿了艾未未八、九O年代於紐約的生活照,還有他的一眾知名友人。如今回看八O年代的美國氛圍、髮衣飾扮,在二十年的歷史距離間有了一份難以言喻的親切感,鬆疏與放任。八、九O年代的下層建築提供了空間予人遊戲、疾走與呼叫,沒有人理會他人做些甚麼。當時得令的米高˙霍斯還未患上白金遜症,是個穿著寬鬆上衣、兩手插進褲袋的平民王子。一九八三年站在紐約布魯克林威廉斯堡街頭的艾未未比現在清瘦,他的眼神流露了格格不入的一點迷茫,站在杜尚的作品面前也像有點猶豫。跨越近十年的黑白照記錄了在異域相聚的演藝人和藝術家如王克平、陳凱歌、譚盾、劉小東、北島、謝德慶等,時而流連在洗衣店、公園、餐廳與地鐵,時而在室內的床邊、地褥或書桌邊臥坐。其中譚盾當年前的留影,表情便有一份生澀與佻皮。
繼而是一九七四年於北京東村的生活照,知道東村藝術村歷史的人看起舊照片總有一份熱切,同時傾慕當年曾有的勇敢事跡,包括張洹的行為藝術,倒掛在天花的人體惹來眾志成城…。觀眾如我很容易便把時間花在舊照片的重溫裡,看作者從前今日的身體、神情與成長。旁邊的人說:怎麼艾未未連氣質都起了變化?怎麼不會。
北京自身也變化多端起來,展品中的影片採取了靜態的拍攝手法,捕捉北京二環和三環路周遭及中央的交通運輸系統所呈現的煙矇風貌,變化多端叫人忘了日月。艾未未體現出來的大型裝置“Through”(「穿越」),舊廟宇的雕樑畫棟被重構成了「入」字和「人」字形的縱橫裝置,便見出他上天下地的心志。當然還有香港藝術家欠缺的心魄: 中國億萬人口的構想化成了千部有機連結的「永久自行車」。艾未未的肉身沒有缺席。
艾未未‧缺席@臺北市立美術館
原文刊於《信報》2012年12月16日 。
First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16 Dec 201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