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沒有人民的共和國
何慶基 (Oscar HO)
at 10:42pm on 9th June 2011
1. 姚瑞中《分列式》2007
2. 崔廣宇《隱形城市台巴黎‧約克》2008
3. 陳浚豪《一江山》2011
4. 陳擎耀《流浪漢計畫-總統府》2011
5. 陳萬仁《關心千萬人》2009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and is a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Republic without People" at the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正值辛亥革命一百週年,這邊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區大肆慶祝,那邊台灣也慶祝中華民國成立百年。不知是攞景還是贈慶,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後民國—沒人共和國》,展覽雖針對中華民國,言詞間卻又暗踢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腳。
展覽略有觸及中國大陸,主要仍是針對台灣政治和國際定位,有強烈批判戲謔味道。如斯敏感議題,可在政府美術館展出實罕見,據說台中的國立美術館和台北市立美術館均捥拒這展覽,可在高雄展出,可能因這裡是民進黨勢力範圍有關,但無論如何,至少有官方機構提供空間,容許對政府以至整個台灣作尖銳評述。這也是社會有反對勢力的好處。其實展品大都跨越政黨批判,從更闊更深層面對台灣歷史、文化和社會現象深入反思。
展覽包括三代26名台灣藝術工作者,策展人吳達坤直言展覽是要「一語雙關的雙重再現道破當下民眾對社會及政治未來方向的極度不確定所產生的焦慮感,繼而反映出當今台灣這島嶼普遍瀰漫的一種去中心、缺乏身分認同的集體意識形態」。香港人又何嘗不是面對這狀況,未知我們的博物館有沒有這勇氣識見,拿這些議題出來討論?
展品繁多,參展者對台灣的反思亦多元化,由陳界仁充滿沉鬱的歷史反思,到楊茂林身穿五星旗禮服的卡通孔子雕塑同場並存,內裡觸及多個議題,卻由一股試圖拆解種種政治偽裝的動力所貫穿。
歷史傷痕的反思
追索反思歷史,往往是構建文化身份的起點,偏偏台灣歷史又是那麼傷痕累累。陳界仁的影片探討已去世父親當年參與美國反共計劃的經歷,從而反思台灣的歷史和身份。陳浚豪的作品,遠看是典型優雅中國山水,近看始發現每筆每線都是由細小鋼釘構成。而這風景正是浙江外海一名為「一江山」的小島。五十年前就在這小島上國共大戰,雙方共殺了五千多人。眼前鋼釘風景空無一人,優雅背後揭出來的是令人寒慄歷史。
歷史無論多悲涼也總得要碰,那是個處理感情訂定自我的必要解結措舉,只有無良政客才會叫人只向前望勿回首過去。
原住民瓦歷斯.拉拜(吳鼎武)透過電腦技術,令黑白風景照上的台灣原住民,時而出現時而消失,不單控訴歷史對原住民的殘酷,也反映當前仍存在的不公現象,同時也帶出了本土性的複雜問題,在本土原住民被邊緣化的情況下,這個本土化又是指什麼?在高舉本土文化的過程,扼殺了多少其他弱勢本土文化?
國際定位的迷思
前陣子在吉隆坡與當地年青藝術工作者對談,都是問我如何走進國際。包括香港在內,亞洲總是有這「國際化」的迷思,政治上被隔離的台灣,渴求尤為嚴重。崔廣宇的錄像,近距離見主角像遊客般在國際名勝如凱旋門、巴黎鐵塔前拍照,鏡頭稍為後移,即發現那只是在台灣本地複製的Q版外國名勝:土頭土腦、自欺欺人的國際化。不知香港正在試圖建構的西九文化區,會否是個Q版倫敦南區?
權力的虛假荒誕
和這「國際化」假像近似的,是權力的假像,姚瑞中的錄像作品《分列式》中,穿軍服者肅穆地站在縮水總統府模型前閱兵,前面走動的,是一排排玩具坦克車。這荒謬的虛假力量表演,也在涂維政的《情人節快樂》中展現,粉紅色朱古力店內售賣的,都是朱古力製成的各類飛機、戰艦等先進武器,相互送贈的甜美武器禮品,既嘲笑軍事裝備無用,也暗喻連串售賣軍火貪污事件。
陳擎耀也拿總統府把玩,戲弄那虛假的自我滿足,不同的是從低下層出發,凸顯權力和財富的鴻溝。他用紙皮製作為露宿者的街頭居所,造型卻模仿總統府,就像在Q版凱旋門前拍照扮作身在巴黎,只是多了份悲涼。相信當特區新政府總部建成,特首為自已退休前急建成的無敵海景豪華辦公室後,尖沙咀文化中心的露宿者遙望對岸,最能感受這份悲涼。
存在政治強權下
當然,宏偉建築只是表象,裝胸作勢未必能遮蓋背後還有另一權力的陰影,這點港人最明白不過。正值中華民國百週年,蘇匯宇製作錄像,自已分別扮演解放軍和美軍軍官,為台灣唱「生日快樂」,兩股左右台灣存亡的力量並排慶賀,趣怪且酸苦。陳萬仁的《關心千萬人》,把青天白日旗套入美國二次大戰時的著名照片,借人家形象和歷史來虛擬英雄行徑,另一種偽裝。
《後民國—沒人共和國》是關於「偽裝」的展覽,正如策展人指出,動機是要「提出一個「偽裝」的策略 :最快改變體制的方式即是矇混進入這體制之中,摹仿它、干擾它、瓦解它、然後再重新建構」。
用偽裝刺破偽裝,是改變的第一步,香港也有很多偽裝等待刺破,當然這種行動,絕對不可能會出現在官方博物館內。
展覽:《後民國:沒人共和國) (Republic without People)
日期:23.4.2011.–3.7.2011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網址:http://www.kmfa.gov.tw/home02.aspx?ID=$1003&IDK=2&EXEC=L&DATA=651&AP=$1003_HISTORY-0^$1003_PN-1
原文刊於《信報》2011年5月26日
First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6 May 2011.
2. 崔廣宇《隱形城市台巴黎‧約克》2008
3. 陳浚豪《一江山》2011
4. 陳擎耀《流浪漢計畫-總統府》2011
5. 陳萬仁《關心千萬人》2009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Chinese and is a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Republic without People" at the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正值辛亥革命一百週年,這邊香港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區大肆慶祝,那邊台灣也慶祝中華民國成立百年。不知是攞景還是贈慶,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後民國—沒人共和國》,展覽雖針對中華民國,言詞間卻又暗踢中華人民共和國一腳。
展覽略有觸及中國大陸,主要仍是針對台灣政治和國際定位,有強烈批判戲謔味道。如斯敏感議題,可在政府美術館展出實罕見,據說台中的國立美術館和台北市立美術館均捥拒這展覽,可在高雄展出,可能因這裡是民進黨勢力範圍有關,但無論如何,至少有官方機構提供空間,容許對政府以至整個台灣作尖銳評述。這也是社會有反對勢力的好處。其實展品大都跨越政黨批判,從更闊更深層面對台灣歷史、文化和社會現象深入反思。
展覽包括三代26名台灣藝術工作者,策展人吳達坤直言展覽是要「一語雙關的雙重再現道破當下民眾對社會及政治未來方向的極度不確定所產生的焦慮感,繼而反映出當今台灣這島嶼普遍瀰漫的一種去中心、缺乏身分認同的集體意識形態」。香港人又何嘗不是面對這狀況,未知我們的博物館有沒有這勇氣識見,拿這些議題出來討論?
展品繁多,參展者對台灣的反思亦多元化,由陳界仁充滿沉鬱的歷史反思,到楊茂林身穿五星旗禮服的卡通孔子雕塑同場並存,內裡觸及多個議題,卻由一股試圖拆解種種政治偽裝的動力所貫穿。
歷史傷痕的反思
追索反思歷史,往往是構建文化身份的起點,偏偏台灣歷史又是那麼傷痕累累。陳界仁的影片探討已去世父親當年參與美國反共計劃的經歷,從而反思台灣的歷史和身份。陳浚豪的作品,遠看是典型優雅中國山水,近看始發現每筆每線都是由細小鋼釘構成。而這風景正是浙江外海一名為「一江山」的小島。五十年前就在這小島上國共大戰,雙方共殺了五千多人。眼前鋼釘風景空無一人,優雅背後揭出來的是令人寒慄歷史。
歷史無論多悲涼也總得要碰,那是個處理感情訂定自我的必要解結措舉,只有無良政客才會叫人只向前望勿回首過去。
原住民瓦歷斯.拉拜(吳鼎武)透過電腦技術,令黑白風景照上的台灣原住民,時而出現時而消失,不單控訴歷史對原住民的殘酷,也反映當前仍存在的不公現象,同時也帶出了本土性的複雜問題,在本土原住民被邊緣化的情況下,這個本土化又是指什麼?在高舉本土文化的過程,扼殺了多少其他弱勢本土文化?
國際定位的迷思
前陣子在吉隆坡與當地年青藝術工作者對談,都是問我如何走進國際。包括香港在內,亞洲總是有這「國際化」的迷思,政治上被隔離的台灣,渴求尤為嚴重。崔廣宇的錄像,近距離見主角像遊客般在國際名勝如凱旋門、巴黎鐵塔前拍照,鏡頭稍為後移,即發現那只是在台灣本地複製的Q版外國名勝:土頭土腦、自欺欺人的國際化。不知香港正在試圖建構的西九文化區,會否是個Q版倫敦南區?
權力的虛假荒誕
和這「國際化」假像近似的,是權力的假像,姚瑞中的錄像作品《分列式》中,穿軍服者肅穆地站在縮水總統府模型前閱兵,前面走動的,是一排排玩具坦克車。這荒謬的虛假力量表演,也在涂維政的《情人節快樂》中展現,粉紅色朱古力店內售賣的,都是朱古力製成的各類飛機、戰艦等先進武器,相互送贈的甜美武器禮品,既嘲笑軍事裝備無用,也暗喻連串售賣軍火貪污事件。
陳擎耀也拿總統府把玩,戲弄那虛假的自我滿足,不同的是從低下層出發,凸顯權力和財富的鴻溝。他用紙皮製作為露宿者的街頭居所,造型卻模仿總統府,就像在Q版凱旋門前拍照扮作身在巴黎,只是多了份悲涼。相信當特區新政府總部建成,特首為自已退休前急建成的無敵海景豪華辦公室後,尖沙咀文化中心的露宿者遙望對岸,最能感受這份悲涼。
存在政治強權下
當然,宏偉建築只是表象,裝胸作勢未必能遮蓋背後還有另一權力的陰影,這點港人最明白不過。正值中華民國百週年,蘇匯宇製作錄像,自已分別扮演解放軍和美軍軍官,為台灣唱「生日快樂」,兩股左右台灣存亡的力量並排慶賀,趣怪且酸苦。陳萬仁的《關心千萬人》,把青天白日旗套入美國二次大戰時的著名照片,借人家形象和歷史來虛擬英雄行徑,另一種偽裝。
《後民國—沒人共和國》是關於「偽裝」的展覽,正如策展人指出,動機是要「提出一個「偽裝」的策略 :最快改變體制的方式即是矇混進入這體制之中,摹仿它、干擾它、瓦解它、然後再重新建構」。
用偽裝刺破偽裝,是改變的第一步,香港也有很多偽裝等待刺破,當然這種行動,絕對不可能會出現在官方博物館內。
展覽:《後民國:沒人共和國) (Republic without People)
日期:23.4.2011.–3.7.2011
地點:高雄市立美術館
網址:http://www.kmfa.gov.tw/home02.aspx?ID=$1003&IDK=2&EXEC=L&DATA=651&AP=$1003_HISTORY-0^$1003_PN-1
原文刊於《信報》2011年5月26日
First published in the Hong Kong Economic Journal, 26 May 20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