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評


存在的沉鬱 - 培根與羅斯科的兩個展覽
何慶基 (Oscar HO)
at 1:18pm on 2nd February 2009


  1. 培根1953
  2. 羅斯科1969

 

今年冬天倫敦有兩個值得細看的展覽,分別是泰德畫廊Tate Gallery 的《法蘭西斯.培根回顧展》,和泰德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 的《馬克.羅斯科MarkRothko》作品展。兩位二十世紀顯赫畫者,風格迴異 — 前者筆觸緊張,以動物、人物的具像畫為主;後者以空廖抽象畫為主。雖然風格不同,但二人的生命都同樣地充滿悲劇色彩,其作品都是反思存在的狀態,走出來的效果亦是同樣的沉鬱。

原籍愛爾蘭的法蘭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909-1992),一生都充斥著不快的經歷。童年體弱多病,自小因其同性戀傾向及易服癖而備受父親和監護人虐待。扭曲的童年,加上經驗第二次大戰的浩劫,令其對人生的悲觀看法更為強烈。

而在當時的保守社會,作為同性戀者需承受巨大壓力。他與愛侶的關係,亦同樣的充滿暴戾和互相折磨。在培根眼中,人只是一團肉,一生都在壓抑、恐懼、痛苦、色慾和暴力中重覆掙扎。他的畫內常見扭曲人物無助地囚禁於昏暗無門的環境中,而這景象正呼應其童年被罰長久困於衣櫃內的經驗。

培根的展覽,沿用一般回顧展格式,以生平和歷史背景為縱軸,配以不同的議題為焦點,雖然議題分類有點混亂,但基本上能清晰有序地交待其創作歷程。除三十年代那些較難搜尋的畫作外,展覽地搜羅約六十件培根不同年代的主要作品,提供機會較全面了解地他的藝術。

出生於俄羅斯,童年移民美國的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同樣是從悲劇中找尋靈感。在事業最高峰時自尋短見的羅斯科,曾指出對他來說「令人亢奮的悲劇是藝術的唯一源頭」。人是透過悲劇,可以獲取靈性上的提升。筆者一向不喜歡抽象表現主義畫者的浪漫悲情和他們近乎作狀的靈性說話,洛高是少數的例外。

這展覽展出羅斯科晚年1958 至1970 的一批重要作品,最難得的是可以把他原為紐約Seagram 大廈一餐廳繪畫的十四幅巨型畫作,首次同於一室展出(當中有九幅為泰德畫廊所收藏)。

首次參觀當時還存在於泰德畫廊的「羅斯科室」時那份震撼感覺:多幅大塊的棕紅色的畫,緊密地包圍著觀者,氣氛肅寂得有點羅斯科希望追求的教堂感覺。當時適逢畫廊頂天窗滲入的光線,因為烏雲驟過突然間深沉下來,那一刻像是掉進無邊際的深黑空間,感覺神妙。

羅斯科作品的神緒,不能從複製照片中體驗。他的繪畫面積龐大,目的是要把觀眾包圍,讓其置身於景象之中。在泰德現代藝術館的羅斯科展覽,其最大的敗筆,是那十四件Seagram 大廈作品,俱被掛得很高,可能是為了容許大批人可以觀看,卻令觀眾只能「仰望」而不能溶入作品中,相信這展覽方法違反羅斯科對觀賞的構思。幸好展覽中還有些作品放在較低位置,方便觀眾走進畫中。

而羅斯科極細微隱晦的畫面,亦很難從照片中可以領略作品微妙之處。當站在原作前,眼前一片漆黑,但細心觀看影像隱約存在,像是似有若無的不大清晰風景。羅斯科拒絕形容自己的作品為抽象畫。事實上他的作品,特別時後期的創作,都像無垠的夜景。很多時候色塊接觸的邊界刻意地繪得濛糊,觀者置身於景觀中不能找到定眼的焦點。這種無一物的浮游、無所把持的虛空,確能帶出羅斯科所追求的靜思心境。或許這就是羅斯科所希望探求的屬靈體驗。

羅斯科在昏暗中的尋覓,偶爾仍可略見輪廓,在幻得幻失中掂得點靈性體會。但對無神論者培根來說,所體會的盡是赤裸地殘酷、沒有半點空間可供遊走的密封世界。宗教是培根的重要創作議題,例如十架受難便是他喜愛的題目,但那在沒上帝的情況下,十架只是個沒有救贖的受難,一個沒解脫沒提升的極端痛苦。由於畫面較空寂,羅斯科的畫中風景十分寧靜,猶如夜半無人的荒野漫步。但培根的作品不單充滿如困獸鬥的掙扎,更不乏竭斯底里的呼喊。不過,繪畫是無聲而且靜止的,畫中的有呼喊卻無聲,像是被凍結了的永久叫喊。

羅斯科那靜寂遼闊、虛空得近乎無物的風景,是個帶點悲鬱的無邊尋覓,卻又未能找落腳之定,偶有所晤卻又永不能全面拿捏,或許到最後,只有自殺才是這流浪探索者的最終歸宿。

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兩所泰德藝術館同時為兩位悲劇色彩濃烈的大師辦回顧展。他們各自透過截然不同的藝術形式,對存在的狀態作反思、對宗教和屬靈經驗作全然投入的探索。在兩位大師的展覽中,重現那些些重要但在當代藝術已逐漸消失的議題。看過展覽後,更覺當前國際藝術的瑣碎虛空。

 

展覽日期:

 泰德現代藝術館,至2009 年2 月1 日
泰德畫廊,至2009 年1 月2 日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