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如果願意花錢
何慶基 (Oscar HO)
at 9:33am on 19th March 2015
(This article, entitled ‘If you are willing to spend the money’,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如果願意花錢便可帶來文化興旺,那麼富庶的產油國定必是國際文化中心。財大氣粗如阿聯酋花天文數字建阿布扎比文化區,請來星級建築師蓋羅浮宮、古金漢分館,只是買人家東西穿金掛銀的自我裝飾,阿聯酋本身的文化藝術,如果有人承認其存在的話,只會是接近消失於無形的靠邊站。
仍然深受百多年殖民思維影響的香港文化官僚機制,在文化發展上往往仍以「外國專家」馬首是瞻。是次預算案跟上國際潮流大搞創意工業,本來無半點新意,但對本地人才培訓投資之偏重,倒令人側目。例如培養本地藝術行政人員於海外受訓,確實針對本地培育文化管理人才欠缺大型文化機構實習的困境。
但這只是針對文化發展的其中一個環節,沒有考慮文化發展中整個文化生態圈環環相扣的關係。假設這批受了最專業訓練的人回港後,本地文化機制未能有足夠空間讓他們持續發展,花錢培訓只會為已是怨氣沖天的香港再加添怨憤,何苦呢?
特區政府在推動文化發展的最大詛咒,是所有措舉均以個別計劃推行,未能從整個文化生態全面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那串連關係。在國際文化事業競爭激烈的今天,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展覽開幕,於海外多搞一個展覽有何影響?除非能夠有脫穎而出的獨特策展、有良好的國際文化及傳媒網絡,把香港藝術擺上國際舞台,否則最後又是自己人剪綵拍照飲酒官員交報告後嘻嘻哈哈收場。就算是在本地推廣,沒有藝評、藝術教育的中介,公眾不知道也不明白,無論創作者有多少心思誠意,觀眾人數仍寥寥可數,遑論產生文化上的深層討論和沖擊,最後仍是孤單的自說自話。韓國時裝近年的熱潮,不單是個別設計師的成就,而是整體韓國文化特別是韓劇的推動,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只集中個別項目,最終注定失敗。
願意花錢卻對本地文化實況欠缺了解,即使有良好意願,也未能幫助真正有需要的團體。例如配對補助金,當團體贏取私人贊助,政府會給予同額資助,這鼓勵私人贊助的政策,在歐美普遍採用。但在香港私人贊助並不普遍,主要贊助還是大型機構如馬會、大集團等,贏取這類大機構的贊助,申請過程和遞交的資料文件必須相當專業外,還需要人脈關係網絡。對那些只有幾個沒有全職員工的組織,找這類贊助簡直難若登天,最後又是那些有人脈有一定專業運作架構的機構贏取最多的等額資助。現時九大藝團已用了大部份支持本地藝術的撥款,剩下的「㕑餘」,少得可憐的分給無數半餓不死的中小藝團,可以持續存在已是萬幸,根本不能奢望進一步發展。藝術生態圈應有小中大逐步成長出現斷層,未能讓新動力茁壯成長,正是因為政策未能針對生態圈的極度不平衡現象。
原文刊於《蘋果日報》2015年3月6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