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評
《東西譚》也是香港文化
敖樹克 (Gerard HENRY)
at 3:02pm on 22nd February 2017
(This article entitled 'Paroles is also Hong Kong Culture'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French.)
本期為《東西譚》的第250期,多麼令人欣慰!1970年創刊時,它取名為《Journal de Hong Kong》,後於1982年改稱為《Paroles》(東西譚)。自1982年以來,連續出版了46年!無疑是香港最長壽的文化雜誌。自創刊以來,它一方面關注香港的文化活動,另一方面,則和一眾拍擋一起,致力於宣傳法國文化,報導法國的文化動向。這些合作者計有香港大會堂,香港市政局,香港藝術中心,藝穗會,稍後尚有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動漫基地,香港電影資料館及百老匯電影中心。
《東西譚》是「法國電影節」在媒體的積極宣傳者,電影節至今已舉辦了45屆,它更是「法國五月藝術節」最初幾屆的藝術節目表。1992年,為擴大其讀者群,以法中雙語出版,始終不渝致力介紹中國文化,尤其是香港文化: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及文學。並密切關注各種藝術節,如香港藝術節、香港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攝影節、國際電影及錄像藝術節、香港新視覺藝術節及微波國際短片節。本文着重介紹《東西譚》所展現的香港當代文化生活的一面。
香港文化舞台的發展
長久以來,香港的文化活動局限於政府管理的幾個地方:如首屈一指的香港藝術博物館,1962年建成的香港大會堂,它對香港的視覺藝術和舞台藝術起了革命性的作用。香港藝術中心,1977年建立,是唯一的獨立藝術中心,長期以來成了戲劇、視覺藝術和獨立電影進行積極和具創意的當代藝術活動的特殊空間。這個文化舞台在90年代起了變化,許多新的博物館誕生了,一些獨立的藝術空間如 Square 畫廊,Parasite 藝術群體、OP 攝影畫廊,北角油街生氣勃勃的藝術村,這是政府原有的舊倉庫,由藝術家們擅自佔用,後被迫遷至九龍土瓜灣的牛棚。由於供藝術家進行創作的空間極其缺乏,位於沙田附近的火炭的一些工業大廈也演變成了藝術家的工作坊。之後,更擴展至觀塘和筌灣。還別忘了香港賽馬會位於石硤尾的創意藝術中心。到了本世紀初,藝術博覽會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及一些大拍賣行的拍賣激起了一陣波瀾,吸引了一些外國的大畫廊,而香港的畫廊相對較小,分散四處,如上環區的街頭巷尾,並捨去古玩店集中的荷里活道,移師至黃竹坑和柴灣的舊工業區:近十年來,畫廊和新的藝術空間的激增,改變了這些地區的面貌。未來還有前中區警署建築群改建而成的「大館」及正進行的規模龐大的西九文化區的建設。
亞洲藝術料館
2000年成立的亞洲藝術資料館,無疑比藝術市場和畫廊更引人注目,它對該區大多數國家的當代藝術加於整理歸檔,並對這些資料進行研究和舉辦座談會,令香港躋身國際舞台,成了亞洲地區這一領域的交流平台。
香港電影資料館
在電影方面,1996年成立的百老匯電影中心舉辦了眾多的電影節,放映了高質素的電影,激發起觀眾對電影的興趣,並令一班影迷懷念起因樓價高企而消失的昔日的迷你電影院。但最為重要的是香港電影資料館的建立,它保護並活化了香港昔日豐富多彩的電影藝術。
藝術家第一
《東西譚》介紹香港的文化活動,尤其是香港的藝術家,一直以來,將他們置於首要地位。沒有了他們,便沒有藝術活動,沒有雙年展,沒有博物館館長,沒有展覽策展人。《東西譚》發表文章評介他們,為香港文化檔案的建立盡一分力。以下只是對香港的藝術家們作個簡略的介紹。
圖像藝術:黃仁逵、麥顯揚……
在視覺藝術方面,如繪畫、雕塑、有些今天已作古的藝術家曾在我們的刊物撰寫文章,如陳福善和尤紹曾。而更多的藝術家成了撰文介紹的人物和採訪對象,如前輩中的王無邪、陳餘生、夏碧泉、朱興華及唐景森。而那些在外國學藝術並於80年代冒起的一代,今天一直活躍於畫壇,地位舉足輕重,影響更為年輕的一代,其中表表者有黃仁逵、何兆基、麥顯揚、楊東龍......
攝影藝術:梁家泰,蘇慶強……
攝影是被廣泛介紹的其中一個領域,因為香港攝影人才濟濟,不乏優秀的攝影家,其中有邱良、梁家泰、蘇慶強、黃炳培、朱德華、馮漢紀、黃禾璧等。我們也報導了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的規模盛大的攝影展覽。
陶瓷藝術:黃麗貞、何善影
《東西譚》還對一個特殊的領域作報導,即陶瓷藝術。在香港這是一個發展得很好的藝術,擁有許多工作坊。鄭禕的陶藝工作坊遍佈中國大陸,是真正的藝術創作搖籃。有一點為眾人所不知的是在國外的藝術展覽中,陶瓷藝術家非常受歡迎,如法國的Valauris藝術雙年展,對陶瓷藝術品便需求頗殷。香港陶瓷藝術家的佼佼者有黃麗貞、何善影、羅士廉、張啟新、李宇芬、謝淑婷等人。
裝置藝術:何兆基、梁美萍
在最近幾年,《東西譚》着重介紹了中間代的一些藝術家,他們多數從事裝置和錄像藝術的創作如梁志和、黄志恒、黃國才、何兆基、梁美萍、鮑海倫、高小蘭等人。
多媒體及表演藝術:區凱琳、何倩彤、曾建華、高小蘭
有藝術家區凱琳,曾翠薇,她是一位難得的表演藝術家,非常投入捍衛人權的活動,還有高小蘭。隨着一些新的藝術學校的創立,如創意媒體藝術學院,出現了一批從事多媒體即電子和數碼媒體藝術創作的年輕一代藝術家,如曾建華、SamsungYoung,但也有從事反映現實的漫畫創作的藝術家,如何倩彤、韋邦雨、智海等人。
舞蹈和戲劇:黎海寧、鄧樹榮、龔志誠
當代舞蹈是《東西譚》偏愛的領域之一,它密切關注近三十年來城市當代舞蹈團及Y Space 的舞蹈創作,尤其是黎海寧有關崔健的作品、《畸人說夢》及《孤寂》;梅卓燕的《流蓮歡》;邢亮的《尼金斯基》;楊惠美的《十宰身體慶團緣》。
戲劇方面,許多劇團在香港各地包括新界像雨後春荀般出現,榮念曾和他的前衛劇團「進念 二十面體」,觀塘劇團、紀文舜和陳麗珠的「進劇場」;戲劇導演鍾景輝、盧景文、莫超如、茹國烈、鄧樹榮、何應豐。還有一些具影響力的藝術節如「藝術.香港.今日」,「Fest 1998」,「隱形都市」。音樂家龔志成的《浮橋》。
文學、詩歌、漫畫:北島、金庸、梁秉鈞、利志達、尊子
過去,《東西譚》曾編製了香港各書店的指南,編輯了關於香港文學及其作家也斯、金庸、劉以鬯的資料,舉辦了相關的座談會。香港詩人梁秉鈞是《東西譚》的忠實擁躉之一,他鼎力支持本雜誌並與之合作舉辦了眾多的文學活動。《東西譚》近些年來,還積極支持香港的漫畫,令它在歐洲為人所認識,並參加了好幾屆法國安古蘭國際漫畫節。本雜誌還和香港的政治漫畫家如尊子等人多次合作。
香港藝術創作一覽
總結一下,《東西譚》好比一部年鑒,年復一年,見證了香港的文化生活和重大事件,如1997年前,在大型展覽裡見到的身份尋覓和認同的危機,「香港六十年代」、「身份、文化認同與設計」,「盧亭,香港人的祖先」。在這雜誌裡可暢述香港的文化歷史。
中文翻譯: 王人德 Chinese Translation: Wong Yan Tak
本文原刊於《東西譚》2016年7月.
A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appeared in Paroles, No. 250, July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