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術議題

- 西九文化區 / M+

最新的專題文章如下。如欲閱讀有關同一議題的其他文章,可再點擊右下角資料庫的年份和月份。

街頭的歸街頭,向路上觀察學取經
黃小燕
at 0:00am on 16th August 2014


圖片説明:
1. & 2. 霓虹 x 電車 (局部),地圖,2014 © 李婥婷、何志峰、郭韻曦、熊毅浚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written in Chinese, is a review of the exhibition 'Mobile M+: NEONSIGNS.HK’.)

一、

今年的M+進行──M+博物館的流動展覽系列──《探索霓虹》以網上展覽形式,探究及記錄香港的霓虹招牌,展示香港這個獨有的、也快將消逝的城市景觀。[1] 作為舶來工業品,香港的霓虹招牌獨特之處在哪裡呢?

收錄在《城市接觸:香港街頭文化觀察》(1989年出版) 的〈出街──談招牌〉一文,作者山口文憲繪聲繪影地描述香港招牌的密集亂象(霓虹燈招牌混雜其中),「香港街道的風景中,是沒有半點兒空白的,簡直像一個患上空間恐懼症的精神分裂病人所描繪的圖畫般,街道的上空,掩埋著一片驚人的招牌森林。這是一場兇猛的原色風暴。大小既無秩序,平衡亦壓根兒不受關注。它破壞調和、肯定混亂;積極主張自我、強調優勝劣敗......。」[2] 這大抵是1980年代香港經濟繁盛的側寫與切片。

在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教書的文字及信息設計師譚智恒,整理出現在香港城市招牌原型共十二種,而認為,「伸出直立式招牌是香港霓虹招牌中最有代表性的,不僅繼承了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出現在北美各地城鎮的戲院霓虹招牌的特色,還發揚了中國的楹聯傳統。」[3] 設計師、攝影師劉清平2011年發表、為一趟京港展覽交流而創作的〈垂直風景〉攝影系列,有這樣的自述:「這次的攝影其實是對著行將消失、關於中國文字的一道人文風景的緬懷。原先以為香港可以為中國文化作少許補白承傳的作用,但例外中有例外也是理所當然。個人對於這個攝影的題材不 [存] 著保育的使命,隨著科技的發展,不合時宜的方式終會被時代淘汰。」[4]

在我看來,《探索霓虹》是文獻展,而且是邊採集邊製造邊展示的文獻展。展覽分「霓虹地圖」、「我的霓虹城市」、「視覺文化中的霓虹」、「霓虹的製作」、「已消失及精選霓虹」和「霓虹年表」多個部分,把歷史、行業知識、文化論述、委約創作及公眾參與「上載霓虹相片」共冶一爐。

藉霓虹項目,M+把香港霓虹招牌的歷史和發展做了初步的梳理。「霓虹年表」只能視作進行式,尤其是中國及香港發展部份,年表的條目顯得零星。有關香港的材料,第一條是1920年港英政府確立了「霓虹燈招牌」的定義,並訂立設置的指引。按理,政府要申明定義及提出規管,想那經濟活動必發展到一定規模;但是,年表中1920年前後香港霓虹招牌的發展狀況,相當闕如。對應硬資料,捕捉霓虹的文化意象,就另有一番景緻。杜可風鏡頭下的光影迷離,已是我城霓虹影像的集體記憶。在〈杜可風:霓虹光影〉紀錄短片裡,杜可風道出他完全擁抱霓虹濃烈的幽光,才能拍出杜式霓虹光影。潘國靈的〈霓虹的城市與文本意象〉,從文學記述找尋霓虹的符號意義,曉有趣味。香港不打佯,夜生活(電影院、食肆、桑拿、夜總會、酒吧、的士高)催生了霓虹璀璨,而霓虹世界亦同時營造了不夜城的頽靡意象。「由於霓虹招牌的官能刺激,它映照的繁榮總流轉著城市人的慾望,或者它自身就是一個慾望勾引的幌子。」[5]

集思廣益,鼓勵參與,上載照片質素的良莠不齊似乎變成無關重要。至6月22日,已收集的霓虹招牌相片數目接近3500張。由 tannhahuser 提供的、位於青衣楓樹窩路的「真君古廟」,附評語:「真真正正的神級霓虹,霓虹踩過界跟古廟來個Cross over在塔香輕煙中展現光芒」。[6] 霓虹堆在地上﹝天樂里﹞的場面難得一見,kaliz 便抓住了這個時刻。[7] 「老字號採用方形字體招牌,少見!」是Wayne To拍下深水埗長沙灣道的「梁國英」招牌的緣由。[8] M. Kwan 及Tiffany Teow不約而同垂青屹立元朗阜財街70年的大同老餅家;[9] 可是同區的恆香,命運迥然不同,在「2013年老餅店翻新後,霓虹招牌也被悉數拆卸。」[10]

至於五個新委約的藝術創作,組成「我的霓虹城市」,總的來說,並不怎樣──沒有增進我們對霓虹的想像。〈帝都〉慢鏡頭下的「男版林青霞」黃國才游走於入夜後的鬧市﹝原來,他信步趕往帝都桑拿浴﹞,以諧仿向杜可風/王家衛致敬?黃仁逵的作品〈我的灣仔天空下:三六九上海飯店下一隻藍色史特拉圖卡士達結他上的拍子機〉,更有點反高潮,定鏡低角度仰拍同一招牌﹝從招牌底部的仰視﹞及其上天空的日與夜,黑白影像配上隱定節拍的音景,幽幽地支吾霓虹是黑夜的喧囂市聲這樣的陳腔濫調?


二、

象徵知識與品味的博物館跟城市街頭的市井氣質,九唔搭八?博物館如何回應街道的呼喚?如何記錄街頭的視覺文化﹝霓虹只是一例﹞?又怎樣展示那「屬於街頭的」?收偏在博物館體系?還是讓博物館走上街頭?而做起來會否千頭萬緒,容易迷路?我們慣常在博物館的觀賞經驗或知識,在街頭可派用場?反過來,街頭﹝智慧﹞又會把博物館帶往何處?

我喜歡《探索霓虹》是邊採集邊製造邊展示的文獻式展覽,希望6月30日的「展期完結」,是階段性的小休。網站持續增加內容,持續累積,好建立資訊、知識含量豐富多元的採集報告。霓虹互動地圖雖是基本資訊的呈現,也許往後可以開展不同主題的概念地圖。例如,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二年級學生﹝李婥婷、何志峰、郭韻曦和熊毅浚四人小組﹞花了七星期完成的信息設計 (Information Design) 課堂作業,其實是衝著M+的霓虹項目而做。學生設定M+為客戶,外地遊客為目標對象,設計一條觀賞香港霓虹的路線,製作成地圖:〈霓虹 x 電車〉。﹝見附圖﹞地圖截取上環至銅鑼灣的一段電車路線,記錄沿途的霓虹招牌,並對招牌的視覺語言加以分析。地圖繪功精微、氣氛營造出色;雖然名為互動地圖,其實成品是張摺疊式地圖。可惜的事,他們製作〈霓虹 x 電車〉地圖,十分依賴google地圖的街景圖片,路上觀察相當有限。無論如何,試想,若把地圖延伸至電車全線──西起堅尼地城東至筲箕灣,再加入木三分的路上觀察,可以開拓別樣的地誌書寫方式。

博物館何妨向路上觀察學取經?1986年,以前衛藝術畫家赤瀨川原平 (Genpei Akasegawa) [11]和學者藤森照信為首的一群日本文化人組織起「路上觀察學會」,出版《路上觀察學入門》,[12] 為這門學問探本尋源,設定方向及工作方法。赤瀨川他們延續關東大地震之後出現的「考現學」(modernologio)的精神,進行街頭探索,將城市中這看似微不足道的物事加以鑽研,不論煙屁股、路上行人的走路姿勢、坡道、中看不中用的建築、人孔蓋、狗大便、嵌入鞋底的砂石、街招、學生制服等,都可以研究一番,用文字、手繪、照片記錄觀察結果。這些路上觀察達人努力不懈,以孩童的赤子好奇心深入探微,結出果實纍纍:赤瀨川「長期觀察街道上無用的門窗裝置,發表了《超藝術湯馬森》;藤森照信探索西洋建築物、廣告看板建物是著名的《東京建築偵探團》作者;插畫家、作家南伸坊則是對於街道上張貼的廣告傳單進行關察《廣告傳單考現學》;林丈二著有《路上偵探事務所》、《人孔蓋的蓋子》;[…] 對女子高中生進行制服觀察素描的制服研究者森進之,他的《東京女子高制服圖鑑》再版多次……。」[13]

至此,我想到,M+ 與其花資源從收藏家或畫商手中把曾灶財的「文獻」──曾灶財街頭墨跡照片及應他人要求而作出的書寫──接過去,不如研究有何另類方法保存「街頭上的曾灶財」更形迫切。﹝或者,一切都已太晚?﹞


註釋:
[1]:《探索霓虹》網站:http://www.neonsigns.hk/?lang=ch

[2]:山口文憲,〈出街──談招牌〉,載呂大樂,大橋健一編,《城市接觸:香港街頭文化觀察》。香港:商務印書館,1989,頁30。

[3]:譚智恒,〈溝通的建築:香港霓虹招牌的視覺語言〉。http://www.neonsigns.hk/neon-in-visual-culture/the-architecture-of-communication/。查閱日期:2014年6月15日。

[4]:劉清平網誌:http://postnphoto.blogspot.hk/2011_04_01_archive.html。查閱日期:2014年6月15日。

[5]:http://www.neonsigns.hk/neon-in-visual-culture/the-urban-and-cultural-imagery-of-neon/。查閱日期:2014年6月22日。

[6]:http://www.neonsigns.hk/neon/?i=5396b214b52a6&lang=ch。查閱日期:2014年6月22日。

[7]:http://www.neonsigns.hk/neon/?i=5334c146d6445。查閱日期:2014年6月22日。

[8]:http://www.neonsigns.hk/neon/?i=53a28570f4065&lang=ch。查閱日期:2014年6月22日。

[9]:http://www.neonsigns.hk/neon/?i=537f9adf70df9http://www.neonsigns.hk/neon/?i=53567bee7a989。查閱日期:2014年6月22日。

[10]:http://www.neonsigns.hk/lost-and-featured-neon/10-lost-neon-signs-in-kowloon/#15。查閱日期:2014年6月22日。

[11]:赤瀨川原平是1960年活躍的藝術團體Hi-Red Center 的主要成員。今年年初Para Site 藝術空間的展覽《大新月:六十年代的藝術與激盪──日本、南韓、台灣》,展示了Hi-Red Center「直接行動」的圖片文獻。

[12]:赤瀨川原平、藤森照信、南伸坊合編,嚴可婷、黃碧君、林皎碧譯,《路上觀察學入門》。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2014。

[13]:〈上路去觀察的學問〉。http://mermaiddock.pixnet.net/blog/post/5556512。查閱日期:2014年6月19日。



展覽:
《探索霓虹》@ M+博物館

原文刊於《a.m.post:》,第108 期,2014年7月。



作者搜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