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藝術議題

- 西九文化區 / M+

最新的專題文章如下。如欲閱讀有關同一議題的其他文章,可再點擊右下角資料庫的年份和月份。

西九大戲棚
敖樹克 (Gerard HENRY)
at 0:00am on 28th February 2012


Captions:
1. Installation photo of Chu Hing Wah’s work.
2. West Kowloon Bamboo Theatre.
3. Installation photo of Gaylord Chan’s work.
Photo credit: Sonia Au Ka-lai 歐嘉麗



(This article was originally written in French and is a review of the West Kowloon Bamboo Theatre.)

西九大戲棚 到現時為止,未來西九文化區的管理階層仍然像沒有土地和城堡的國王,而這情況可能還會繼續一段長時間。他們理想中的那些華麗壯觀的建築物之基石還未破土。而沒有土地的國王除了作遊民之外還可以如何呢?預計在2017-18年落成,本來應該是亞洲的焦點之一的視覺文化博物館M+決定不再隱藏起來,在龍年為香港獻上一個「遊牧式的計劃」。 驚喜一:他們的第一步並不是舉辦一個大型的當代藝術展覽,而是展示廣東其中一種極富文化色彩的表演藝術:粵劇。粵劇因為愈來愈少年輕的藝人及歌者加入而出現承傳上的困難,在香港已成為一種以遊牧式經營的表演團體,因為他們正逐一失去他們原來的安身之所。M+的團隊(行政總監季立偉、策展人Tobias Berger及其團隊)以非傳統但巧妙的手法來向這種在香港十分大眾化的文娛活動致敬。他們請來一班本地的搭棚工人在西九文化區預留的空地上用竹支興建一座大戲棚。

驚喜二:M+的團隊在這傳統的節目內融入當代視覺元素,邀請幾位當代藝術家透過他們的作品與這種傳統藝術作交流。86歲仍然充滿熱忱和富幽默感的畫家陳餘生展出一系列二十四幅以電腦繪畫的新年獎旗:「年年有十二個月,日日有十二時辰,好事成雙、二十四枝大旗……」。這些印在布料上的數碼版畫轉化為慶典的彩旗,飄揚在戲棚的兩旁。而另一位香港畫家朱興華則參照傳統走馬燈的製作方法,在竹棚外展示一些畫了各種不同人物及活動形態的走馬燈。 楊嘉輝和朱力行這兩位作家及聲音藝術家聯手創作的新媒體應用程式《大花面》,將傳統粵劇音樂拆解並重新創造,利用作品的互動功能和電腦化的視覺介面,為粵劇的傳統樂曲結構增添變化,幫助參與者體驗並融入於嶄新的音樂氛圍之中。《大花面》將手提式的電子儀器變成自動音樂發聲器,將傳統舞台演出的影音元素轉化為全新的電子展示模式。請瀏覽 www.wkcda.hk/apps 下載有關程式。最後一位獲邀請參與活動的是攝影師吳爾夫。他用攝影機為每個角色的個性、造型和服飾作紀錄,並將傳統粵劇與現今的都市環境作強烈對比。這座用竹搭建的戲棚以及燈光照射下的人物造型照在摩天大樓的背景襯托下實在有點兒超現實感覺,更驚人的是多場粵劇的門票在開售的三十分鐘內全部售罄。大戲棚更於1月24日後改為電影院,以馬拉松方式放映五部較為罕見的港產經典電影,如1976年吳宇森的《帝女花》、《香夭.一任魂夢飄渺間》、1980年許鞍華的《撞到正》或1957年左几的《琵琶怨》,此電影拍攝於粵、港兩地粵劇的黃金時期。


西九大戲棚 West Kowloon Bamboo Theatre

原文刊於《東西譚》2012年2月 First published in Paroles, No. 231, February 2012.



作者搜尋:

TOP